百词典

《秋怀三十六首》

时间: 2025-04-26 06:44:43

诗句

中秋光景好,中州烟水奇。

天重初寒候,人便半醉时。

榻缘明月扫,襟待好风吹。

一点胸中事,人间都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4:43

原文展示:

中秋光景好,中州烟水奇。 天重初寒候,人便半醉时。 榻缘明月扫,襟待好风吹。 一点胸中事,人间都不知。

白话文翻译:

中秋时节的景色美好,中州的烟水景色奇特。 天空显得沉重,初寒的时节到来,人们在这时往往半醉半醒。 床榻因为明亮的月光而显得清爽,衣襟等待着好风的吹拂。 心中的一点事情,在人间却无人知晓。

注释:

  • 中州:指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这里泛指中国。
  • 天重:形容天空显得沉重,可能暗指天气的变化或心情的沉重。
  • 榻缘明月扫:榻缘,床榻的边缘;扫,这里指月光洒落,使床榻显得清爽。
  • 襟待好风吹:襟,衣襟;待,等待;好风,指宜人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通过对“中州烟水”的描绘,展现了中秋时节特有的美景。诗中“天重初寒候”一句,既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后两句“榻缘明月扫,襟待好风吹”则通过具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清新空气的向往。最后一句“一点胸中事,人间都不知”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秋光景好”:直接点明时间和美景。
  • “中州烟水奇”:描绘中秋时节中州的独特景色。
  • “天重初寒候”:形容天气的变化,也暗示心情的沉重。
  • “人便半醉时”:描绘人们在节日中的状态,半醉半醒。
  • “榻缘明月扫”:通过月光洒落床榻,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襟待好风吹”:表达对清新空气的向往。
  • “一点胸中事,人间都不知”:深刻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榻缘明月扫”,将月光拟人化,赋予其清扫的动作。
  • 对仗:如“榻缘明月扫,襟待好风吹”,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深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

意象分析:

  • 中秋光景:中秋时节的美丽景色。
  • 中州烟水:中州的独特景色,烟水交织。
  • 天重:天空的沉重感,可能暗指心情的沉重。
  • 明月:明亮的月光,象征清澈和美好。
  • 好风:宜人的风,象征清新和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中州烟水奇”中的“中州”指的是什么地区? A. 江南 B. 中原 C. 西北
  2. “榻缘明月扫”中的“扫”是什么意思? A. 打扫 B. 洒落 C. 清除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满足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在中秋时节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但情感表达和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南好 康对山故里 鹤林寺 其二 七溪 鹤林寺 赋得春风扇微和 为刘洪作 汉中 小相岭用周学使碑上韵 余甲戌冬述职旋滇丙子春量移浙江夏五复擢楚督寻入觐之任计两年中行三万余里将至楚纪以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伸谢 里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包含缛的词语有哪些 斜签 抵足而卧 玄乙 洞天福地 藏头护尾 宝刹 遗篇坠款 包含堆的词语有哪些 漫记 散木不材 包含弓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