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万历宫词六首》

时间: 2025-08-04 03:52:28

诗句

圣节逢秋玉露寒,午门祇候立千官。

官家未问东宫拜,欲上龙床受贺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3:52:28

原文展示:

万历宫词六首 作者: 王毓德

圣节逢秋玉露寒,
午门祇候立千官。
官家未问东宫拜,
欲上龙床受贺难。


白话文翻译:

在圣节这个秋天,寒露降临,
午门前只等候着众多官员。
皇上尚未询问东宫的拜贺,
想要登上龙床接受祝贺却很艰难。


注释:

  • 圣节: 指的是皇帝的生日或特定的庆典。
  • 玉露: 秋天的露水,象征着寒冷。
  • 午门: 紫禁城的正门,重要的官员在此集合。
  • 东宫: 指太子所居住的地方,象征未来的皇帝。
  • 龙床: 代表皇位和权力,象征皇帝的地位。

典故解析:

本诗提及的“东宫”与“龙床”均是古代皇权的象征,东宫是太子的居所,龙床则是皇帝的象征性卧榻,反映了皇权的继承与权力的集中。此诗写于明代,正值万历年间,历史背景复杂,尤其是关于太子的人事安排,影射了当时的政治局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毓德,明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尤其在描绘宫廷生活和政治局势方面颇有造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万历年间,正值政治斗争激烈之时,太子与皇帝关系微妙,诗中反映了朝廷的复杂气氛和权力的博弈。诗人通过描述圣节的冷清场景,暗示了当时政治上的不安与困难。


诗歌鉴赏:

王毓德的《万历宫词六首》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宫廷生活,尤其是皇权之下的紧张氛围。诗的开头“圣节逢秋玉露寒”通过季节的转变引入了诗的主题,秋天的寒露不仅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皇权的冷清与孤独。接着“午门祇候立千官”,描绘出众多官员在午门前等待的景象,体现了朝廷的繁忙与无奈。

“官家未问东宫拜,欲上龙床受贺难”,更是直接道出了太子与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对皇帝的思考表现了对权力的深刻理解,暗示了太子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奈与不易。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写具体场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明代宫廷政治的复杂与压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节逢秋玉露寒: 描绘了在秋季,玉露时节的寒冷气候,设置了诗的氛围。
  2. 午门祇候立千官: 众多官员在午门前等待,表现出皇权的威严与朝廷的繁忙。
  3. 官家未问东宫拜: 皇帝尚未询问东宫的拜贺,暗示了太子地位的尴尬和不被重视。
  4. 欲上龙床受贺难: 想要登上龙床接受祝贺却很困难,揭示了权力传承的复杂与挑战。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 意象: 使用“玉露”、“龙床”等意象,既美化了诗句,也深刻表达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皇权的冷清与人心的复杂,展现了在权力中心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露: 寒冷、孤独的象征。
  • 午门: 权力与秩序的象征。
  • 东宫: 未来的希望与当前的尴尬。
  • 龙床: 权力的象征,代表着皇位的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圣节逢秋玉露寒”中的“玉露”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现象? A. 夏天的雨水
    B. 秋天的露水
    C. 冬天的霜雪
    D. 春天的花香

  2. 在午门前等待的是什么人? A. 侍女
    B. 大臣
    C. 皇后
    D. 太子

  3. 诗中提到的“东宫”指的是? A. 皇帝的寝宫
    B. 太子的居所
    C. 大臣的府邸
    D. 皇后的宫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其情感更为凄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而王毓德的《万历宫词六首》则更多地聚焦于权力中心的复杂关系,展现了政治斗争的微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毓德诗文研究》
  • 《明代宫廷政治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采石舟中 满江红 其二 满江红 题虎邱剑池壁 满江红 满江红 芙蓉 满江红 满江红·万里长江 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 满江红(和吕居仁酬芮国瑞提刑) 满江红·秋意冷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邪薄 包含织的词语有哪些 酷暑 消烂 目达耳通 馬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另开生面 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鼎足而居 羊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不名一文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辰字旁的字 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弄狎 虎结尾的成语 廉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