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55
慈圣宫中每发心,
几将大藏供丛林。
内人也自承风旨,
舍与中官安奉金。
在慈圣宫内,每次发心供奉,
几乎要将大藏经供奉给丛林寺。
宫中的人们也自觉承受皇上的旨意,
把供奉的金钱交给中官来安置。
王毓德,明代诗人,生于皇明盛世,后期社会动荡。他的诗歌多以描写宫廷生活和社会风俗为主,风格清新,语言简练。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之时,皇室对佛教的供奉与支持也显示了当时政治与宗教的结合。
《万历宫词六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中的宗教氛围和对佛教的敬仰。诗中通过描写在慈圣宫中供奉大藏经的场景,体现出皇室对于佛教的重视以及对僧侣的尊敬。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传达了内心的虔诚与恭敬。
诗的前两句通过“每发心”和“几将大藏供丛林”展现了皇室对佛教经典的供奉。这种供奉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信仰的寄托,体现了皇权与宗教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后两句则转向宫中人对皇命的承接,显示出内廷的和谐与对皇权的支持。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宫廷文化,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宫廷对佛教的重视与供奉,反映出宗教信仰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展现了皇权与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
“慈圣宫”指的是:
A. 一座寺庙
B. 皇宫中的一个宫殿
C. 一个书院
D. 一座城池
“内人”指的是:
A. 宫中的男官
B. 宫中的女官或妃嫔
C. 侍卫
D. 僧侣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宗教的虔诚与供奉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