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辞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8-05 06:54:29

诗句

步月空阶下,蟋蝍迫人啼。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

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

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

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6:54:29

原文展示:

古辞四首 其一
作者: 宋濂

步月空阶下,蟋蝍迫人啼。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
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
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
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走下空荡的台阶,蟋蟀在旁边不停地鸣叫。急忙扶着竹杖,越过画楼向西走去。登上楼台眺望南山,山峰像女子的发髻一样。西边云彩升起的地方,想必是朋友的家。那是谁家的采莲女,面容如白玉般洁白。我们默默对视,风吹动着荷叶发出翻动的声音。早晨走在秋天的河川上,怎能不感慨秋色的萧瑟。芙蓉花难以忍受折断,却愁苦于露水太多。

注释:

  • 步月:在月光下行走。
  • 空阶:空荡的台阶。
  • 蟋蝍:蟋蟀,一种虫鸣声。
  • 邛竹杖:用邛竹制作的杖,常用于拄杖行走。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南山:指南方的山。
  • 髻丫:女子的发髻。
  • 采莲女:采莲的女子,象征纯洁美丽。
  • 芙蓉:荷花,常用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江西,晚年归隐于浙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时代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自然景色描绘内心情感,反映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首联通过描绘夜晚的环境,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孤独,蟋蟀的鸣叫更添了几分寂寥。接着,诗人借助“登楼望南山”引出对故人的思念,南山的形象与朋友的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亲切的联系。

在对采莲女的描绘中,诗人用“面如白玉盘”来形容她的美丽,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此时,尽管两人相对无语,却因风吹荷叶而产生的声响,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传递出一种默契与相知。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无奈,芙蓉花的脆弱与露水的沉重,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难以把握的美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情和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月空阶下”:在月光下走下空旷的台阶,营造出寂静的夜晚氛围。
  2. “蟋蝍迫人啼”:蟋蟀在旁边鸣叫,增添了孤独感。
  3. “急扶邛竹杖”:急忙借助竹杖,表现出行走的艰辛。
  4. “越过画楼西”:向西方的楼阁走去,暗示着某种归属感。
  5. “登楼望南山”:登上楼台,眺望南方的山,展现思乡之情。
  6. “山峰如髻丫”:山峰形似女子的发髻,富有诗意。
  7. “西头云起处”:西边升起的云彩,引人想起故人。
  8. “定自故人家”:那云彩的地方必是老朋友的住所。
  9. “谁家采莲女”:提及采莲女,暗示纯洁与美丽。
  10. “面如白玉盘”:形容其面容美丽,光洁如玉。
  11. “相对悄无语”:两人默默相对,无话可说。
  12. “风吹荷叶翻”:风中荷叶翻动,暗示心中涟漪。
  13. “晓行秋川上”:在秋天的清晨走在河边。
  14. “无柰秋色何”:感慨秋色的无奈与萧瑟。
  15. “芙蓉难堪折”:荷花难耐被折。
  16. “却愁零露多”:却因露水太多而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山峰如髻丫”,将山峰比作发髻,生动形象。
  • 拟人:“风吹荷叶翻”,赋予自然界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之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孤独。
  • 蟋蟀:代表秋夜的寂寥。
  • 南山:象征乡愁与归属。
  • 采莲女:象征纯洁与美丽。
  • 芙蓉:象征脆弱与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蟋蝍”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虫
    C. 一种鸟
    D. 一种草

  2. 诗中提到的“采莲女”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纯洁与美丽
    C. 伤心
    D. 远方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思乡与人生感慨
    C. 爱情的甜蜜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采用了更直接的情感表达。
  • 杜甫《春望》:在国家动荡中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2. 《元代文学研究》
  3. 《诗词鉴赏与评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 醉落魄/一斛珠 其四 谒金门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其八 如梦令 次韵文老使君宗兄见赠近体佳什两篇仆与公别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别绶老 青玉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颈鸟喙 焕映 西字头的字 靣字旁的字 翻箱倒箧 麦字旁的字 零零散散 包含棼的词语有哪些 一成不变 鹵字旁的字 陈列室 京哈铁路 柔奸 户给人足 人心向背 虎结尾的成语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