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50
阳春杂咏七星丹灶
作者: 汪英 〔明代〕
山倚青霄北斗齐,
晨光先映万山低。
片霞残雪馀炉冷,
朱橘绯桃荫草凄。
华岳逍遥云淡补,
天台仿佛鸟轻啼。
何时得访寻真路,
踏破云烟兴不迷。
这首诗描绘了北斗星高悬,山峦在晨光中显得低矮的景象。残留的晨霞和雪冷冷清清,朱红色的橘子和绯红色的桃子在草地上显得凄凉。华山的云淡风轻令人感到逍遥,天台山仿佛听见鸟儿轻声啼鸣。诗人渴望有一天能够寻找到真理的道路,踏破云烟而不会迷失方向。
作者介绍:汪英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关注。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蕴含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阳春杂咏七星丹灶》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象的诗,融合了自然的美与哲理的思索。开篇以“山倚青霄北斗齐”引出北斗星与青天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然的浩瀚和人的渺小。接下来,诗人将晨光洒在万山之上的场景描绘得细腻而生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日气象。然而,残雪和冷清的水果则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感慨。
后面的描写则转向更高的境界,华岳与天台的逍遥与轻啼,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最后两句“何时得访寻真路,踏破云烟兴不迷”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表现出对真理与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斗星象征什么?
A. 方向
B. 生机
C. 过往
D. 迷惘
“何时得访寻真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惆怅
B. 希望
C. 失落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晨光”主要象征:
A. 过去
B. 未来
C. 现实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英的《阳春杂咏七星丹灶》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理想的追求。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宁静的山水意境,而汪英的诗则兼具生动的春日气息和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