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39
怀古二首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日密畏前境”,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渊明欣故园”则表现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热爱。“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表现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尽管没有丰盛的食物,但仍能欣赏到盛开的菊花,显示出一丝乐观。“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则进一步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虽然缺乏繁华的热闹,却更显得舒适。“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表达了对陪伴者的渴望,尤其是对纯真的孩童的期待。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以振兴国家,所作诗词以情感细腻、思想深邃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正值他政治生涯的巅峰期与晚年时光交错之际,诗中寄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王安石的《怀古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园的深情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感慨。全诗虽然看似平淡,却处处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开篇“日密畏前境”一句,运用了隐喻手法,既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他倍感沉重。而“渊明欣故园”则突显了对陶渊明那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生活贫乏,却能在自然中找到快乐,这种哲理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智慧与豁达。最后两句则通过“稚子”的意象,传达出对陪伴和无忧无虑生活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对简单、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社会环境与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在面对社会现实的困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寄托了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孤独而优雅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怀古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战争的恐惧
“渊明欣故园”中“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所喜菊犹存”中“菊”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生命的韧性与美好
C. 冷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