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7:33
楼高露寒。春融海宽。十年重到长安。把鲛珠暗弹。衰容据鞍。芳郊弄丸。城头日出团团。忘尊前鬓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感受到的寒冷露水,春天融化了,海面宽广而明亮。经过十年再次来到长安,暗自抚摸着鲛珠(传说中的美丽珠子)。自己虽然年老色衰,却仍然骑在马鞍上,在美丽的郊野中玩耍。城头的太阳升起,光辉四射,令我忘却了面前的白发。
龙榆生,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承袭古典,兼具个人情感,常常反映出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重游长安之际,经过多年的沉浮,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衰老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醉太平》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重游长安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楼高露寒”就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清新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萧瑟的气氛。接着“春融海宽”转而描绘春天的温暖和广阔的海洋,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经过十年的沉淀,重回长安,诗人感慨万千,既有对美好回忆的渴望,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把鲛珠暗弹”这一句,借用鲛珠来象征美好与珍贵,暗喻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珍惜。而“衰容据鞍”则直接提及诗人自身的老去,更多的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诗的最后几句,通过描绘城头日出的壮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尽管白发已现,却依旧心怀梦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感伤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鲛珠”象征什么?
“衰容据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对比《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同样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春望》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