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代堂上歌行》

时间: 2025-05-02 13:12:01

诗句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

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

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

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2:01

原文展示

《代堂上歌行》
作者:鲍照 〔南北朝〕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
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
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
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白话文翻译

大家暂时不要喧哗,听我在堂上唱歌。
回想我在京城洛阳仕官的日子,高门大户临近长河。
我出入重重宫殿,结交朋友有曹、何二人。
车马相追逐,宾朋们都显得容光焕发。
阳春的孟春之月,晨光洒下流动的霞光。
轻盈的步伐追逐着芳香的春风,言笑之间玩弄着美丽的花朵。
红润的脸庞如朝霞,繁忙的织女在纺织。
满堂都是美人,目光汇聚成对的湘女。
虽然已经辞去侍奉君主的闲职,仍然打扮得华丽如绮罗。
筝和笛更是交替演奏,高声唱和。
万曲并不触动心弦,只有一曲才能打动情感。
想要知道情感的深厚与否,就更要细听这声音的流转。

注释

  • 四坐:四周的人。
  • :喧闹,吵闹。
  • 堂上歌:在大厅上唱的歌。
  • 昔仕京洛:过去在京城洛阳官任的时光。
  • 高门:高贵的门第或家庭。
  • 长河:指长江或黄河,象征壮丽的景象。
  • 车马相驰逐:车马奔腾,形容场面热闹。
  • 阳春孟春月:春天的月份,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 轻步逐芳风:轻快的步伐追随着芳香的春风。
  • 朱颜酡:红润的脸庞。
  • 织女:天上的织女,象征美丽和才能。
  • 湘娥:美丽的女子,传统上指代女子的美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号阮亭,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南朝宋,后仕于南朝齐。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风格豪放,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鲍照仕途的初期,反映出他在高门大户的交际生活,以及对美丽风景和女性的赞美,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诗歌鉴赏

《代堂上歌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的抒情诗。鲍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热闹而美好的社交场景,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高门临长河”的描绘,表现出社会地位的象征,暗示作者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整首诗的情调轻快,带有春天的气息,令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美好。

在描写宴会场景时,鲍照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比如“阳春孟春月”、“轻步逐芳风”等,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愉悦的氛围。尤其在表达对美人的赞美时,使用了“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赏与向往。同时,诗中的音乐元素也增添了诗的韵律感,筝笛的声响与高唱相和,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热烈场景。

诗的最后几句则引导读者思考情感的深度,强调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与渴望。整首诗以轻快的语调和丰富的意象,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坐且莫喧:呼唤在场的人,要求安静,预示将要唱歌。
  2. 听我堂上歌:强调自己在堂上唱歌,暗示歌声的美妙与重要性。
  3. 昔仕京洛时:回忆自己曾在洛阳做官的岁月,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4. 高门临长河:描绘高门大户的富贵生活,烘托出诗人曾经的身份地位。
  5. 出入重宫里:形容自己在宫殿中的生活,增加了神秘感。
  6. 结友曹与何:提到交友的对象,展现社交的广泛。
  7. 车马相驰逐:描绘热闹的社交场面,生动形象。
  8. 宾朋好容华:宾客们容光焕发,表现社交生活的美好。
  9. 阳春孟春月:描绘春天的美好时光,营造优雅的气氛。
  10. 朝光散流霞:利用自然景色烘托情感,增加诗的美感。
  11. 轻步逐芳风:展现人的活力与愉悦,增添动感。
  12. 言笑弄丹葩:描写轻松愉快的交谈,体现社交的乐趣。
  13. 晖晖朱颜酡:美人的红润脸庞,暗示青春与美丽。
  14. 纷纷织女梭:用织女形象比喻美女,增加诗的层次感。
  15. 满堂皆美人:强调场景中的女子之美,感染力强。
  16. 目成对湘娥:描绘美人相互对视,增添情感的细腻。
  17. 虽谢侍君闲:暗示自己已辞去侍奉君主的职务。
  18. 明妆带绮罗:展现女子的华丽打扮,增强视觉效果。
  19. 筝笛更弹吹:音乐的元素让场景更加生动。
  20. 高唱好相和:强调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21. 万曲不关心:表达多首曲子对心情的影响。
  22. 一曲动情多:强调一首动人的歌曲更能触动心灵。
  23. 欲知情厚薄:引导读者思考情感的深度。
  24. 更听此声过:鼓励细细品味音乐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晖晖朱颜酡”,将美人比作朝霞,形象生动。
  • 对仗:如“言笑弄丹葩”与“轻步逐芳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展现场面的热闹。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友情与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新生与希望。
  2. 高门:象征社会地位与权力。
  3. 美人:代表青春与美丽,体现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
  4. 音乐:象征情感的表达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门大户象征什么?

    • A. 社会地位
    • B. 个人才华
    • C. 情感深厚
    • D. 生活艰难
  2.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渴望热闹
    • B. 对音乐的喜爱
    • C. 希望大家安静倾听
    • D. 对过去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织女”象征什么?

    • A. 织造技艺
    • B. 美丽的女子
    • C. 生活的艰辛
    •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花非花》

诗词对比

  • 鲍照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生活的美好与人际关系,但鲍照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气概。
  • 鲍照 vs. 杜甫:鲍照的诗歌充满轻快与欢愉,杜甫的诗则往往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困境,风格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鲍照诗文研究》
  • 《南北朝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岁莫斋居即事 钱氏池上芙蓉 柳梢青(元月立春) 念奴娇 水龙吟 句 其二 牡丹 春日焦山观瘞鹤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耂字旁的字 使才 揎拳掳袖 鼠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张澜 平心静气 九流百家 圣木 包含擢的词语有哪些 陨踣 鳥字旁的字 髒髒 声势赫奕 睹影知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