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丙辰冬日奉和孝威先生见赠》

时间: 2025-05-02 05:46:25

诗句

昔年闺阁。

而今半是成萧索。

陡觉愁生。

小立闲阶畏语人。

囊琴未束。

好句忽传声戛玉。

且向凭栏。

展读频惊风雨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25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丙辰冬日奉和孝威先生见赠
作者: 汤莱 〔清代〕

昔年闺阁。而今半是成萧索。
陡觉愁生。小立闲阶畏语人。
囊琴未束。好句忽传声戛玉。
且向凭栏。展读频惊风雨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如今生活的感慨。曾经在闺房中欢声笑语的时光,如今已然变得冷清。突然间愁绪涌上心头,我小心翼翼地站在闲暇的台阶上,生怕被他人听到内心的烦恼。琴囊尚未收起,优美的诗句在耳边回响,如同玉石碰撞的声音。此刻我倚靠栏杆,翻阅诗文,频频被风雨的寒冷所惊扰。

注释

  • 闺阁:指女子的居住之处,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柔美和隐秘的生活。
  • 萧索:形容冷清、凄凉的状态。
  • 愁生:愁绪突然产生。
  • 闲阶:闲暇的台阶,暗示无所事事。
  • 囊琴未束:琴未收起,暗示音乐仍在耳边萦绕。
  • 戛玉:指美妙的声音,如同玉石相撞的声响。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清代诗人对生活与情感的细腻观察,常见于古诗中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莱(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在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诗风细腻,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辰年冬季,表达了作者在收到朋友赠诗后,内心的感慨与反思。正值寒冬,环境的凄冷与内心的孤独交织,使得诗人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一首典雅而又含蓄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与今日的萧索,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孤独感。开头两句“昔年闺阁。而今半是成萧索”,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在心境的感慨,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接下来的“陡觉愁生”,则是情感的升华,突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无奈。

在音韵与节奏上,诗人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尤其是“囊琴未束”、“好句忽传声戛玉”的描写,既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也反映了内心情感的复杂。这种强烈的音乐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细腻与丰富。

最后一句“且向凭栏。展读频惊风雨寒”,不仅传达出诗人对诗书的热爱,也暗示了在寒冷的冬季,内心独处的孤寂与对外界自然的敏感。在这种自然的衬托下,诗人的情感显得更加深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年闺阁:回忆往昔在闺房中的生活,充满温情。
  2. 而今半是成萧索:如今的生活已显得冷清,形成对比。
  3. 陡觉愁生:突然感到愁苦,情感的爆发。
  4. 小立闲阶畏语人:站在闲暇的阶梯上,害怕被他人听见自己的愁思。
  5. 囊琴未束:琴还未收起,暗示音乐与情感的交织。
  6. 好句忽传声戛玉:美丽的诗句回响在耳边,如玉石碰撞的声音,传达出美的感受。
  7. 且向凭栏:倚靠栏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
  8. 展读频惊风雨寒:翻阅书信时频频被风雨寒气所惊扰,暗示心境的波动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囊琴未束”与“好句忽传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声音比作“戛玉”,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句的美感。
  • 拟人:诗中的风雨仿佛有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闺阁:女性的私密空间,象征着温柔与美好。
  • 萧索: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风雨寒:象征着外界的困扰与内心的波动。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文化传统中对女性生活与艺术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昔年闺阁”中的“闺阁”指的是什么?

    • A. 男性的居所
    • B. 女性的居所
    • C. 公共场所
    • D. 自然环境
  2. “囊琴未束”中的“囊琴”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包
    • C. 一种衣物
    • D. 一种饮品
  3. 诗中提到的“风雨寒”主要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温暖
    • C. 孤独与困扰
    • D. 希望

答案

  1. B. 女性的居所
  2. A. 一种乐器
  3. C. 孤独与困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 李白的《月下独酌》:探讨孤独与情感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汤莱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孤独情感时,汤莱偏重于细腻的内心描写,而李白则常通过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后者则注重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详尽介绍清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京口夜望 赠郭昆圃解元 其二 赠郭昆圃解元 其一 南海何石龟年一百八岁再至吾乡赋赠 济川亭送客 甘露诗 刘仙岩 洪氏园 偕雨岚伟君游北山暮归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刳心雕肾 铺天盖地 川字旁的字 飞花令 感慕 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纂叙 干字旁的字 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指禅 心折首肯 左右摇摆 医道 青雯 斤字旁的字 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