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1:25
瑞鹤仙影 寄赵济民
作者: 赵熙 〔清代〕
别来半月思君苦,
春痕绿遍山郭。
几番夜雨,渝州乍霁,
定开红药。
泉珠似络。
向孤枕如何睡著。
算君行巴歌下峡,
宝剑淬湘鄂。
寒舍今无恙,
祇苦饥鹰,
绕村行攫。
告缗未已,
想嗷嗷命将何托。
镜里香亭,
藕花放应怀旧约。
望天涯一纸寄我,
趁雁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时光已经过去半个月,思念的苦涩在心头萦绕。春天的气息已在山城四周弥漫,夜雨过后,渝州的天空终于放晴,红色的花朵也应时而开。泉水清澈如珠,孤独的我如何能在枕边安然入睡?想起你在巴歌峡谷中行走,手中的宝剑在湘江和鄂地之间闪烁。如今我的寒舍一切安好,唯有饥饿的鹰在村子上空盘旋。虽然告别的信件不断,但我依然担心你的命运将寄托于何处。镜中香亭旁的藕花绽放,令人想起往日的约定。希望你能在天涯寄给我一纸书信,趁着大雁南飞的时机。
赵熙,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情感细腻,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
此诗写于友人离别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瑞鹤仙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别来半月思君苦”,直接点出离别的时间和思念的苦楚,情感真挚。接下来的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春痕绿遍山郭,生机盎然的景象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思念的力度。
夜雨过后,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但孤独的心境却难以释怀,“向孤枕如何睡著”一句,通过“孤枕”一词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着,诗人回忆起友人行走于山水之间,手中宝剑的意象,既突显了友人的英气,又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诗的后半部分,饥饿的鹰在村庄上空盘旋,象征着生存的压力和无情的现实。而“镜里香亭,藕花放应怀旧约”,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藕花的绽放仿佛在提醒着友人之间曾经的约定。最后,希望友人能寄信相报,寄托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刻,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和生活中的无奈与希望。
每个意象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渝州”是指哪个地方?
A. 重庆
B. 成都
C. 北京
D. 杭州
“孤枕”一词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藕花”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美好回忆
C. 孤独
D. 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