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3:4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3:42:35
原文展示:
过西峰主人知出回访刘伯山不值云过黄永新也 赵蕃 〔宋代〕
佛寺兴已尽,隐庐来不赊。 隤基濒野水,瘦竹隐疏花。 试挽添丁问,云过叔度家。 清谈固难觅,渴肺颇思茶。
白话文翻译:
佛寺的兴盛已经结束,隐居的地方不远。 破败的基址靠近野外的河流,瘦弱的竹子隐藏着稀疏的花朵。 试着拉住添丁询问,云彩飘过叔度的家。 清谈固然难以寻觅,干渴的肺腑颇为思念茶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biāo) 两人,因为都有坚定的节操,不肯与权臣同流合污,又经常写诗互相唱和,被当时的士人敬重,称他们为“二泉”。赵蕃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访问朋友刘伯山时,得知刘伯山不在家,转而访问黄永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佛寺衰败、隐居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谈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佛寺衰败和隐居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佛寺兴已尽”,直接点明了佛寺的衰败,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无常。接下来的“隐庐来不赊”,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认为隐居之地并不遥远。中间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的氛围,“隤基濒野水,瘦竹隐疏花”,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幽静的画面。最后两句“清谈固难觅,渴肺颇思茶”,则表达了作者对清谈的渴望和对茶水的思念,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交流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谈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佛寺衰败和隐居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谈的渴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谈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交流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叔度”指的是谁? A. 黄宪 B. 刘伯山 C. 黄永新 D. 赵蕃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佛寺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官场生活 D. 商业生活
诗中的“清谈”指的是什么? A. 高雅的谈话 B. 普通的谈话 C. 商业谈判 D. 政治辩论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