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席近浑如远》

时间: 2025-05-07 02:50:44

诗句

席近浑如远,帘高故放低。

偏它能画斗头眉。

戴顶烧香铺翠、小冠儿。

酒伴残妆在,花随秀鬓垂。

薄罗小扇写新诗。

解下双双罗带、要重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50:44

原文展示:

席近浑如远,帘高故放低。
偏它能画斗头眉。
戴顶烧香铺翠小冠儿。
酒伴残妆在,花随秀鬓垂。
薄罗小扇写新诗。
解下双双罗带要重题。

白话文翻译:

这张席子似乎近在眼前,却感觉遥远;高高的帘子因此放得低低的。
偏偏她的眉毛如同斗拱一样画得特别好。
她头上戴着烧香的小冠儿,披着翠色的装饰。
酒杯旁边,残妆依旧,花儿随着她的秀发垂落。
她手拿薄罗小扇,写下新诗。
解下那双双的罗带,想要重新题写。

注释:

字词注释:

  • 席近:指席子在眼前。
  • 浑如远:感觉好像远,暗含一种距离感。
  • 帘高故放低:高帘子因此放低,营造一种低沉的氛围。
  • 斗头眉:形容眉毛画得极好,像斗拱一样。
  • 烧香铺翠小冠儿:指小冠子上铺有翠色的装饰,形容女子的美丽。
  • 酒伴残妆:酒杯伴随的残妆,表示仍有余韵。
  • 薄罗小扇:手中的薄罗扇子,象征轻盈与优雅。
  • 双双罗带:指女子的腰带,寓意美好与重新开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反映了宋代市井生活中女性的日常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作者佚名,属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繁荣的重要时期,诗词创作盛行,尤其在民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与市井生活,诗中描绘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美丽与气质。

诗歌鉴赏:

《南歌子·席近浑如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的形象,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开篇“席近浑如远”,便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距离,虽近在咫尺,却似乎遥不可及,暗示了情感上的隔阂。接下来“帘高故放低”,则用视觉上的对比加强了这种距离感,仿佛高高的帘子遮挡了一切。

诗中的女子“偏它能画斗头眉”,暗示其才情与美丽并存,尤其是眉毛的描绘,更是细致入微,表现出一种艺术的美感。此外,女子的装扮“戴顶烧香铺翠小冠儿”,不仅展现了她的华丽打扮,也体现了当时女性对美的追求。

而“酒伴残妆在,花随秀鬓垂”一句,则将生活的写意与情感的细腻结合在一起,酒与残妆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惆怅。最后两句“薄罗小扇写新诗”,“解下双双罗带要重题”,则寓意着在生活的繁杂中,女子仍然渴望表达自我,追求新生的愿望。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优雅而又复杂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宋代女性的生活与情感,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席近浑如远:描述了近处的事物却让人感到遥远,传达出一种心理上的距离。
  • 帘高故放低:高帘子放得低,暗示女子的矜持与内敛。
  • 偏它能画斗头眉:强调女子的美丽与才情。
  • 戴顶烧香铺翠小冠儿:细致描绘女子的装扮,展示她的优雅。
  • 酒伴残妆在:酒杯旁的残妆,暗示生活的余味与情感的延续。
  • 花随秀鬓垂:花朵与秀发的结合,寓意生机与美丽。
  • 薄罗小扇写新诗:女子通过扇子与诗歌表达情感。
  • 解下双双罗带要重题:渴望重新开始,表达对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席近浑如远”比喻心理上的距离感。
  • 对仗:如“酒伴残妆在,花随秀鬓垂”,加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 拟人:花随秀鬓垂,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女性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日常生活的场景。
  • :象征遮挡与距离。
  • :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才华。
  • 小冠儿:象征华丽和优雅。
  • :象征生活的余味与情感。
  • :象征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薄罗小扇:象征轻盈与女性的柔情。
  • 罗带:象征束缚与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席近浑如远”中的“席”指什么?

    • A. 饭席
    • B. 坐席
    • C. 地席
    • D. 座位
  2. 诗中“戴顶烧香铺翠小冠儿”描绘的是哪个方面?

    • A. 生活
    • B. 装扮
    • C. 音乐
    • D. 诗歌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命的苦涩
    • B. 对美的追求
    • C. 战争与和平
    • D. 家庭与亲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二者均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李清照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南歌子》则更注重描绘女性的生活与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文化》

相关查询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夹竹桃 点绛唇 送董彦才西上 点绛唇 其四 点绛唇 点绛唇(双柑扇) 点绛唇·前题 点绛唇·莫倚高楼 点绛唇 冬日怀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六马仰秣 鼎趾 拙分 非字旁的字 币重言甘 通古博今 洋洋得意 竖结尾的成语 包含不的词语有哪些 慎思 草字头的字 桃花水 黄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胡天胡地 麥字旁的字 树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