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2:02
《鹧鸪天·己亥三月别曾舍人》
才退春寒已暮春,
满川烟草送王孙。
别时还是相逢处,
玉笛吹残酒尚温。
吹玉笛,不堪闻,
桃花流水绕孤村。
何堪斜日青山晚,
杜宇声中人闭门。
春寒刚退,已是暮春时节,
满川的烟草为王孙送行。
别离时依旧在相逢之处,
玉笛声中酒尚温暖。
吹着玉笛,听得让人难忍,
桃花流水环绕着孤村。
怎能承受斜阳映照的青山傍晚,
杜鹃的啼声中,人们都关门不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己亥年春季,正值离别之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离别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的“才退春寒已暮春”一句,点明了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春寒的退去,已是暮春,让人感受到一种失去的惆怅。接下来的“满川烟草送王孙”中,烟草环绕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写,也暗喻着友人即将离去的忧伤。
“别时还是相逢处”一句,反映了离别的伤感与不舍,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再次相逢,情感的深厚依然无法抹去。之后的“玉笛吹残酒尚温”,则通过音乐与酒的结合,表现了离别前的快乐与悲伤交织,增加了情感的丰富性。
最后两句“何堪斜日青山晚,杜宇声中人闭门”,则用斜阳和杜鹃的啼声来渲染一种孤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落寞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折射出人们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自然景物
D) 杜鹃
“桃花流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自然美
D) 欢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圻的《鹧鸪天》和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杨圻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情壮志的表达。各有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