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5-03 12:35:19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35:19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月光,
我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 床的前面。
  • 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
  • 疑是: 以为是。
  • 地上霜: 地面上的霜,形容月光洁白。
  • 举头: 抬起头来。
  • 低头: 低下头来。
  • 思故乡: 思念故乡。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思乡情感在中国文学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游子身处异乡时,常常会对故乡产生无限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在外游历时,面对明亮的月光,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故乡,反映了他身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其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以“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静静洒落在床前,给人一种温柔而清冷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疑是地上霜”来形容月光的洁白,传达出他在夜晚寂静中对景物的细腻观察。

第三句“举头望明月”展示了诗人抬头仰望的姿态,象征着他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李白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思乡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静谧的夜晚,月光洒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通过疑惑的表达,形象化了月光的清澈,增加了诗的意境。
  • “举头望明月”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波动。
  • “低头思故乡”是情感的升华,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明月光”比作“地上霜”,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对仗则体现在“举头”和“低头”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思乡与孤独,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同时也是游子思乡的寄托。
  • : 代表着寒冷与孤独感,反映出诗人在异乡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静夜思》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思乡
    C. 失落
    D. 愤怒

  3. “床前明月光”中的“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光
    C. 星光
    D. 灯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沉重,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思乡情感,风格上更加自由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 入穷巷谒李材叟翘叟戏赠兼简田子平三首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二 杂诗 和答张仲谟泛舟之诗 观音赞 和刘景文 次韵舍弟题牛氏园二首 竹枝词二首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回电激 外在 用字旁的字 淖沙 一面之说 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兵为邦捍 雨沾云惹 矿脉 巾字旁的字 威望 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不法常可 无师自通 木字旁的字 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