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8:09
知非药店飞龙骨,苔边委衣横地。
薄片冰花,碎光云母,蜕处可胜憔悴。
馀腥未洗,看点点斑斑,草根攒蚁。
苦盼长春,那知微命竟如此。
拦腰分下一剑,酒阑经大泽,逃得刘季。
添足求工,残鳞换世,身价今轻于纸。
焚灰化水,怎医遍金疮,虫沙万队。
蛇子蛇孙,祖龙新秽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感悟。开头提到的“飞龙骨”隐喻着某种药物,可能是希望能治愈身心的苦痛。然而,周围的环境却是苔藓覆盖,衣物随意抛弃,暗示生活的无奈与凋敝。接下来提到的“薄片冰花、碎光云母”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脆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伤感。
“馀腥未洗”意味着过去的经历仍然留有痕迹,生活中的琐碎和烦恼交织在一起。“苦盼长春”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也无奈地感叹命运的无常。接下来的“拦腰分下一剑”则象征着一种决绝的态度,似乎是在说要斩断过去,追求新的生活。
“添足求工,残鳞换世”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但诗人也意识到现今的生活已然轻如纸张,难以承载理想与抱负。最后的“焚灰化水”更是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尽管不停尝试,但依然面临着无尽的困境和痛苦。
赵熙(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巧和深刻的思想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态度,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这首诗是在端午节之后创作的,或许是受到节日气氛的影响,诗人借助节日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生命、命运的感慨和思考。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通常与家族团聚、纪念屈原等活动相关,诗人在这样的时刻,回顾自身经历,发出对生命的感叹。
《台城路 蛇衣,端午翌日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悟的诗。诗中通过对环境、生活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反思。开篇的“知非药店飞龙骨”即让人想到生命中求医问药的无奈,似乎暗示着诗人渴望从外界寻求解脱,但周围的环境却让人感到无比沉重。
通过“薄片冰花,碎光云母”的描写,诗人勾勒出一幅美丽却又脆弱的画面,反映出他内心的忧伤与无奈。生活的琐碎与烦恼随之而来,点点斑斑的“馀腥”更是让人感受到过去经历的深刻烙印。
“苦盼长春”则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却又不得不面对“微命”的残酷现实。接下来的“拦腰分下一剑”是一种决绝,仿佛在劝告自己要斩断过去,追求新的生活。诗末“焚灰化水”更是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生与死、希望与失落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与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将生活的艰辛与人性的脆弱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感悟,展现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飞龙骨”象征什么?
诗人对“长春”的期待代表了什么?
“焚灰化水”暗示了什么?
以上内容有助于深入理解赵熙的《台城路 蛇衣》,更好地欣赏古诗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