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8:39
承平幸得一枝安,自审目残心未残。
问径人多惊逼仄,居山我独耐高寒。
闲来树蕙滋兰外,梦在苍松翠竹间。
晓日江城争入画,彩虹飞处拨云看。
在太平盛世中,得以安居一隅,我自己审视,虽眼见残破,心中却依然坚定。
问路的人多惊于小径的狭窄,而我在山中独自承受着高寒的气候。
闲暇时,树下蕙草与兰花繁茂,梦境则在苍松翠竹之间徘徊。
晨曦中的江城争相入画,彩虹飞跃处我拨云而观。
刘家传,近代诗人,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不详,但以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而受到关注。
此诗写于湘江大桥竣工之际,诗人站在山中,目睹着这一伟大工程的完成,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珍惜与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开篇的“承平幸得一枝安”,既是对时代和平的感激,也是对个人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人虽然身处偏僻的山区,却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展现了其不屈的精神。
中间的两句“问径人多惊逼仄,居山我独耐高寒”,则表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独特理解,尽管小径狭窄、环境严酷,他却能独自承受,显示出一种高洁的隐士情怀与淡泊名利的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江城美景,尤其是“彩虹飞处拨云看”,更是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象征着希望与幸福的来临。
整首诗在意境上浑然天成,情感上真挚动人,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感激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反映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安宁生活的珍惜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爱情的描绘
“承平幸得一枝安”中的“枝”指的是什么?
A. 树枝
B. 生活的寄托
C. 朋友的支持
D. 繁荣的象征
诗中提到的“彩虹”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战争的结束
C. 自然的和谐
D. 个人的愿望
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但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