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访李生野墅》

时间: 2025-05-06 02:30:33

诗句

风物澹萧辰,陵阿访隐沦。

野杠裁度马,溪路劣生尘。

认菊知陶宅,观禾识鲁囷。

林皋偏乐我,鱼鸟似留人。

山霁群妍露,林虚众籁新。

长沮亟相语,非敢问迷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33

诗词名称: 访李生野墅

作者: 宋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风物澹萧辰,陵阿访隐沦。
野杠裁度马,溪路劣生尘。
认菊知陶宅,观禾识鲁囷。
林皋偏乐我,鱼鸟似留人。
山霁群妍露,林虚众籁新。
长沮亟相语,非敢问迷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寻访隐居于野外的友人李生的情景。清晨的自然风光显得宁静而淡雅,作者在山岗上探访,感受到隐逸的生活。马儿在野外悠闲地吃草,溪边的道路因少有人走而显得尘土飞扬。我认得白菊花,就知道这里是陶渊明的住所;看到稻禾,就能辨认出是鲁国的田地。林间的山丘让我感到快乐,鱼鸟似乎也愿意停留在此。山上雨过天晴,群山的美景展现在眼前,树林中清新的鸟鸣声不断。长沮河边的朋友们急切地交谈,我却不敢打扰,生怕问错了方向。


注释:

  • 风物澹萧辰:风光物象显得清幽宁静的时光。
  • 陵阿:指山岗。
  • 裁度马:马在野外自由自在地吃草。
  • 溪路劣生尘:溪边的小路因无人经过而积尘。
  • 认菊知陶宅:通过白菊知道这是陶渊明的居所。
  • 观禾识鲁囷:观察稻禾就能认出这里是鲁国的农田。
  • 林皋偏乐我:在树林和山丘中我感到特别快乐。
  • 鱼鸟似留人:鱼和鸟好像也愿意在这里逗留。
  • 山霁群妍露:山雨过后,山水的美丽展现出来。
  • 林虚众籁新:树林中传来的鸟鸣声清新而悦耳。
  • 长沮亟相语:长沮河边的朋友们急于交谈。
  • 非敢问迷津:我不敢打扰,害怕问错了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9年-1065年),字延庆,号止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雅致,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访李生野墅》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个人情感的寄托。李生可能是诗人的友人,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隐逸者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通过“风物澹萧辰”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诗中提到的“认菊知陶宅”和“观禾识鲁囷”,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暗含了对陶渊明等隐士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环境和隐者的生活,后半部分则转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在这种理想中,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彼此依存。最后一句“非敢问迷津”更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隐士生活的尊重与珍视,传达出一种安静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物澹萧辰:描绘清晨的宁静,风光自然。
  2. 陵阿访隐沦:作者在山岗上寻访隐居的朋友。
  3. 野杠裁度马:马在野外自主地吃草,表现生活的悠闲。
  4. 溪路劣生尘:溪边的小路因无人走而满是尘土,显得荒凉。
  5. 认菊知陶宅:通过菊花辨认出是陶渊明的住处。
  6. 观禾识鲁囷:看到稻禾就知道这里是鲁国的田地。
  7. 林皋偏乐我:在这片林间山丘中我感到特别快乐。
  8. 鱼鸟似留人:连鱼和鸟也似乎愿意在这里逗留。
  9. 山霁群妍露:雨后山间的美景显露无遗。
  10. 林虚众籁新:树林中传来的鸟鸣声清新悦耳。
  11. 长沮亟相语:长沮河边的朋友们急于交谈。
  12. 非敢问迷津:我不敢打扰,担心问错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对仗:如“鱼鸟似留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鱼鸟似留人”,赋予自然以生命,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传达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隐逸生活和高洁的品格。
  • 稻禾:表现农业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 鱼鸟:代表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山水: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宋祁
    • C. 白居易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认菊知陶宅”意指:

    • A. 识别隐士的居所
    • B. 了解菊花的品种
    • C. 参观陶渊明的墓地
    • D. 认识陶器的制作方法
  3. 诗中“鱼鸟似留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厌倦
    • B. 对友人聚会的期待
    •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D. 对城市生活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暘》

诗词对比:

  • 比较《访李生野墅》和陶渊明的《饮酒》两首诗,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后者则更加突出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梅叔章入燕 次广教寺坚师韵 寄贺卢疏斋拜集贤 薛平山诸君见访分得扶字 小阁呈兄敬仲 和帅初稽停山三天洞韵二首 约文甫不至用韵 次韵郭祥卿雪霁见怀 送高罗谷赴德安教 宛陵送李明府罢任归江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才望高雅 艸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手高眼低 自以为非 常节 研开头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临机设变 解疑释惑 妙戏 君唱臣和 一家一计 若烹小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