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8:28
含桃初作花,畏恐旁人见。
今日食含桃,空条谁复盼。
含苞待放的桃花刚刚盛开,我害怕让旁人看到。
今天我享用了含桃,空留的枝条又有谁来期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于慎行(约1585-1642),明代诗人,字子明,号慎行,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诗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子夜夏歌》是于慎行在夏季创作的一组诗,表现了对夏天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此诗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一段孤独或失落的情感后所作,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子夜夏歌·其三》以含桃花和空条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含桃初作花,畏恐旁人见”传达出一种羞涩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桃花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希望,而“畏恐旁人见”则显露出诗人对自身情感的隐秘与内敛,似乎对外界的干扰充满了戒备。
后半部分“今日食含桃,空条谁复盼”则转向一种失落的情绪。诗人享用含桃的同时,意识到空留的枝条象征着没有结果的期待,暗示着他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层次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感伤,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与失落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爱情、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奈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含桃”指的是什么?
A. 桃树的果实
B. 桃花的状态
C. 桃树的枝条
诗人为何“畏恐旁人见”?
A. 害怕别人嘲笑
B. 珍惜自己的情感
C. 不想分享美好
“空条谁复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未来
B. 对现实的失落感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