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

时间: 2025-08-09 00:17:29

诗句

独来独往,遣却閒纷攘。

新意境,无惆怅。

灯摇光满地,天远星如网。

风已定,时时自觉心弦响。

不是人间象。

犹作人间想。

留不住,消还长。

悠悠流水去,袅袅炊烟上。

千万劫,碧天路杳人间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17:29

原文展示

千秋岁
作者: 顾随

独来独往,遣却闲纷攘。
新意境,无惆怅。
灯摇光满地,天远星如网。
风已定,时时自觉心弦响。
不是人间象。
犹作人间想。
留不住,消还长。
悠悠流水去,袅袅炊烟上。
千万劫,碧天路杳人间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作者独自一人,摆脱了世俗的纷扰,进入了一个新的意境,没有任何惆怅。光影摇曳,照亮了大地,而遥远的星星如同网一般交错在天际。风平浪静,时常能感受到心弦的微微震动,这不是人间的景象,却又让人忍不住想起人间的种种。世间的美好留不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流淌的水,袅袅的炊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无数的劫难,广袤的天空,人生的道路似乎更加遥远。


注释

  • 独来独往:形容一个人独自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
  • 遣却:驱散、去掉。
  • 闲纷攘:指世俗的纷扰和喧嚣。
  • 新意境:新的境界或状态。
  • 灯摇光满地:形容灯光摇曳,照亮了四周。
  • 天远星如网:天上的星星像网络一样交错。
  • 心弦响:心灵深处的感受。
  • 不是人间象:并非世俗的景象。
  • 悠悠流水:形容水流缓慢而悠长。
  • 袅袅炊烟:形容炊烟轻柔升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9年-1985年),字海澄,号清和,江苏无锡人,现代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20世纪中期,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生活的交织期。顾随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探索与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邃理解。


诗歌鉴赏

《千秋岁》通过自然景象与心灵感受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哲思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词中“独来独往,遣却闲纷攘”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孤独且超脱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喧嚣社会的逃离和内心的宁静追求。接下来的“新意境,无惆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平和,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宁静并不需要外界的繁华,而是内心的自足。

“灯摇光满地,天远星如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在这个意境中,作者的心情也随之摇曳,显得更加细腻。特别是“风已定,时时自觉心弦响”,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灵动与觉悟,似乎在提醒我们要时常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整首词的最后几句“悠悠流水去,袅袅炊烟上”则以流水与炊烟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流逝,结合“千万劫,碧天路杳人间广”更是将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广袤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来独往,遣却闲纷攘:作者选择独自一人,远离世俗的纷扰,表现出对独立生活的向往。
  2. 新意境,无惆怅:在新的境界中,内心没有任何忧愁,体现了对生活状态的满足。
  3. 灯摇光满地,天远星如网:描绘灯光和星空的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4. 风已定,时时自觉心弦响:心灵在宁静中感受到微妙的震动,暗示内心的情感仍在流动。
  5. 不是人间象。犹作人间想:虽然身处于超然的境界,但内心仍然会思念人间的种种。
  6. 留不住,消还长:无论怎样努力,时间都是无法停留的,生命的消逝是必然的。
  7. 悠悠流水去,袅袅炊烟上:流水与炊烟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8. 千万劫,碧天路杳人间广:面对无尽的劫难与广袤的天空,人生的道路显得更加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星比作网,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心弦的“响”,赋予了情感以生命,生动形象。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如“悠悠流水去,袅袅炊烟上”,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宇宙的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温暖与希望。
  • 星星:代表遥远的梦想与追求。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炊烟:表现生活的日常与温馨。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词的外在形象,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来独往”意指什么? A. 依靠他人
    B. 独自生活
    C. 聚众而行

  2. “灯摇光满地”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黑暗的夜晚
    B. 灯光闪烁的美丽夜景
    C. 白昼的阳光

  3. 诗中的流水和炊烟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B. 繁华与喧嚣
    C. 快乐与幸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水调歌头》与顾随的《千秋岁》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家国的思念与人事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情感,却在情感表达的深度与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顾随诗词选集
  • 现代诗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酬严维秋夜见寄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 秋怀奉寄朱补阙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因以继和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夏夜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包含惹的成语 耂字旁的字 护驾 终而复始 嘈嚣 殳字旁的字 舞榭歌台 廾字旁的字 弋人何篡 清天白日 闭门思过 风清月明 欺人之论 四点底的字 侦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