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22
千秋岁
作者: 顾随
独来独往,遣却闲纷攘。
新意境,无惆怅。
灯摇光满地,天远星如网。
风已定,时时自觉心弦响。
不是人间象。
犹作人间想。
留不住,消还长。
悠悠流水去,袅袅炊烟上。
千万劫,碧天路杳人间广。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作者独自一人,摆脱了世俗的纷扰,进入了一个新的意境,没有任何惆怅。光影摇曳,照亮了大地,而遥远的星星如同网一般交错在天际。风平浪静,时常能感受到心弦的微微震动,这不是人间的景象,却又让人忍不住想起人间的种种。世间的美好留不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流淌的水,袅袅的炊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无数的劫难,广袤的天空,人生的道路似乎更加遥远。
顾随(1899年-1985年),字海澄,号清和,江苏无锡人,现代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本诗创作于20世纪中期,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生活的交织期。顾随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探索与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邃理解。
《千秋岁》通过自然景象与心灵感受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哲思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词中“独来独往,遣却闲纷攘”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孤独且超脱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喧嚣社会的逃离和内心的宁静追求。接下来的“新意境,无惆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平和,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宁静并不需要外界的繁华,而是内心的自足。
“灯摇光满地,天远星如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在这个意境中,作者的心情也随之摇曳,显得更加细腻。特别是“风已定,时时自觉心弦响”,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灵动与觉悟,似乎在提醒我们要时常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整首词的最后几句“悠悠流水去,袅袅炊烟上”则以流水与炊烟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流逝,结合“千万劫,碧天路杳人间广”更是将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广袤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宇宙的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词的外在形象,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诗中“独来独往”意指什么?
A. 依靠他人
B. 独自生活
C. 聚众而行
“灯摇光满地”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黑暗的夜晚
B. 灯光闪烁的美丽夜景
C. 白昼的阳光
诗中的流水和炊烟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B. 繁华与喧嚣
C. 快乐与幸福
《水调歌头》与顾随的《千秋岁》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家国的思念与人事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情感,却在情感表达的深度与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