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 其二 和初子逐妾词》

时间: 2025-05-03 14:33:35

诗句

唏嘘无计。

权且相回避。

只一念,应牢记。

柳眉休更蹙,荑手应还腻。

堪悲是,金樽难下平原醴。

忆昔多惊悸。

欢会非容易。

难忘却,当初意。

原惭金谷主,空学庐江吏。

伊去后,泪痕又把红绡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3:35

原文展示

唏嘘无计。权且相回避。只一念,应牢记。柳眉休更蹙,荑手应还腻。堪悲是,金樽难下平原醴。忆昔多惊悸。欢会非容易。难忘却,当初意。原惭金谷主,空学庐江吏。伊去后,泪痕又把红绡寄。

白话文翻译

唉,感叹无计可施,只好暂时避开。唯有这一念,应该铭记。柳眉不必再紧蹙,手指也无需再黏腻。可悲的是,金樽中的美酒难以在平原的醴酒下咽下。回忆往昔令人心惊,欢聚并非易事。难以忘却的,是当初的情意。原来我惭愧于金谷的主人,只是空自效法庐江的官吏。她离去后,泪痕又将红绡寄托。

注释

  • 唏嘘:感叹声,表示无奈或惋惜。
  • 权且:暂且,姑且。
  • 唏嘘无计:感叹无计可施。
  • 金樽:金色的酒杯,象征美酒。
  • 金谷主:指金谷园的主人,象征着美好生活。
  • 庐江吏:庐江地方的官吏,可能是指生活平淡。
  • 红绡寄:用红色绡布寄托情感,象征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祗谟(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化,常常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千秋岁 其二 和初子逐妾词》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复杂,社会动荡使诗人对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此诗或许是他对某段往事的追忆,借鉴了其他词人的作品,体现了对旧情的眷恋。

诗歌鉴赏

《千秋岁 其二 和初子逐妾词》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奈之情。开头以“唏嘘无计”,表现出诗人面对爱情困境的无力感,接着通过“权且相回避”来表达一种暂时逃避的心态。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复杂,使得整首诗在情绪上显得沉重。

“只一念,应牢记”透露出珍惜之情,尽管面临别离,心中依然铭记那份初衷。而后“柳眉休更蹙,荑手应还腻”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女子的柔美,展现出一种对爱人的思念与期盼。

诗中“金樽难下平原醴”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可得,诗人苦于无法再享受往日的欢聚,显示出对往昔的惋惜与无奈。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的挣扎与思念。邹祗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深情厚谊与难以忘怀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唏嘘无计:表达对困境的感叹和无奈。
  2. 权且相回避:选择暂时避免面对现实。
  3. 只一念,应牢记:提醒自己要珍惜回忆。
  4. 柳眉休更蹙:希望爱人不要再为爱情而愁眉苦脸。
  5. 荑手应还腻:用细腻的手感来表达对爱的期待。
  6. 堪悲是,金樽难下平原醴:悲哀的是无法再品尝美好的事物。
  7. 忆昔多惊悸:回忆往昔的情感令人心痛。
  8. 欢会非容易:欢聚的时光是难能可贵的。
  9. 难忘却,当初意:难以忘怀的是当初的情感。
  10. 原惭金谷主:自愧不如金谷园的主人,感到自卑。
  11. 空学庐江吏:只是一味模仿庐江的官吏。
  12. 伊去后,泪痕又把红绡寄:爱人离去后,泪水染红了绡布,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樽”与“平原醴”,象征美酒与现实的对比。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使得朗朗上口。
  • 意象:柳眉、荑手等意象生动形象,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爱情的缅怀与无奈,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情感时的脆弱与坚韧,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变迁带来的情感困扰。主题在于珍惜与怀念,呈现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哀愁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眉:象征女子的柔美,代表恋爱中的美好。
  • 金樽:象征奢华与美好生活,代表对快乐时光的追忆。
  • 红绡:象征思念与情感寄托,体现对爱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唏嘘无计”指的是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高兴
    • B. 无奈
    • C. 平静
    • D. 兴奋
  2. “金樽难下平原醴”中的“金樽”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酒
    • B. 美好的生活
    • C. 朋友
    • D. 官位
  3. 诗中提到的“红绡”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思念
    • C. 忘却
    • D. 友情

答案

  1. B. 无奈
  2. B. 美好的生活
  3.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怀念与思念。
  • 温庭筠《更漏子》:描绘夜晚的思念与孤寂。

诗词对比

  • 《千秋岁 其二》与《如梦令》
    • 两者都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但《千秋岁》更为沉重,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而《如梦令》则更显轻盈,充满了对美好回忆的温柔歌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关于清代诗人的生平及作品的分析。
  • 《古典文学常识》:提供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与写作风格。

相关查询

峡山寺 读唐人钱起诗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 文峰书院次韵 瑞州行台除夕 题清上人山房 别乡人 东林寺 严田仇节妇纪 严田王节妇纪 铁门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矜伪 龙字旁的字 包含嘉的成语 起痼 隔开头的成语 贤妃 亠字旁的字 百弊丛生 另巧 羊字旁的字 拍手拍脚 贪生畏死 幺字旁的字 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败兴 措置失宜 風字旁的字 浮迹浪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