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明游饮少湖庄》

时间: 2025-05-07 06:19:06

诗句

清明玩赏正繁华,今日林梢落尽花。

人散酒阑春已去,一泓初涨满池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06

原文展示:

清明玩赏正繁华,
今日林梢落尽花。
人散酒阑春已去,
一泓初涨满池蛙。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节这一天,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时节。今天,树梢上的花朵已经凋零。人们散去,酒席也结束了,春天已经悄然离去。此时,一池的水面开始上涨,蛙声阵阵。

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通常在阳历4月4日或5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 玩赏:游玩欣赏。
  • 繁华:形容景色美好。
  • :指酒席结束,酒已喝尽。
  • :深而清的水。
  • :水位上升。

典故解析:

清明节不仅是祭祀的日子,也是春游的时节,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眷恋与对逝去的追思。诗中提到的“酒阑春已去”,恰恰反映了清明的双重意义:既是怀念先人的时刻,也暗含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的内心感受。她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明节,正值春天,诗人可能是借此时节抒发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明游饮少湖庄》是一首感情细腻的诗作,诗人在清明节游玩的场景中,描绘出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开篇“清明玩赏正繁华”,引入了时节背景,展现出春日的繁盛;接着“今日林梢落尽花”一句,转而带出春天已经走向尾声的无奈。此时的蛙声,也成了春天告别的象征,与诗中的人散酒阑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欢乐的背后是时光的流逝。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这种情感的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显现出朱淑真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明玩赏正繁华”:描绘出清明节的热闹,营造出春日的生机。
    • “今日林梢落尽花”:转而感慨花期已尽,春天的短暂。
    • “人散酒阑春已去”:人们已经离去,酒席结束,暗示欢乐的时光已成过去。
    • “一泓初涨满池蛙”:水面上涨,蛙声此起彼伏,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清明玩赏正繁华”和“今日林梢落尽花”形成对比,突显春天的繁盛与短暂。
    • 拟人:将蛙声与春天的离去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情感共鸣。
  • 主题思想: 本诗在描写春景的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深思。诗人用清明节的游玩场景,反映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清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祭祖的传统。
  • :代表着美好、短暂的事物。
  • :象征欢聚与欢乐的时光。
  • :传达了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声音,暗示着春天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通常在阳历的哪个月份? A. 一月
    B. 四月
    C. 七月

  2. 诗中提到的“酒阑”是什么意思? A. 酒还没喝完
    B. 酒已经喝尽
    C. 酒正在酿造

  3. 诗中“蛙声”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春天的结束
    C. 夜晚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朱淑真的《清明游饮少湖庄》都涉及酒席,但李白的诗更强调豪情壮志,而朱淑真的诗则表现了对春天流逝的感伤,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日没贺延碛作 精卫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杨雄草玄台 石犀 张仪楼 严君平卜肆 喜韩樽相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促醒 包含狼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包含肇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主伯 斗检 五侯七贵 赌长较短 想望丰采 卫符 猥役 诛心之律 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头上安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