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55
不识弁山面,相逢笠泽诗。
秪应晚云散,玉立对门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虽然不认识弁山的面貌,却在笠泽相遇,共同吟咏诗歌。晚云散去的时候,仿佛美玉般的景色在门前矗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而著称,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与友人相聚的时刻,反映出诗人与友人分享自然之美的心情。诗人在此处描写的景色可能是他在游览中所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向往。开头两句“不识弁山面,相逢笠泽诗”以对偶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陌生与相遇的欢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通过“晚云散,玉立对门时”的描写,诗人将景物与时间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晚云的散去,象征着烦恼和束缚的解除,而“玉立”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超然和纯净的美感。整首诗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惜,传递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弁山”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座山
C. 一种情感
D. 一种诗歌形式
诗人在哪个地方与友人相遇?
A. 竹林
B. 笠泽
C. 河边
D. 山顶
“玉立对门时”中的“玉”用来形容什么?
A. 人的美貌
B. 自然的景色
C. 诗歌的华丽
D. 友谊的珍贵
可以将杨万里的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景观描写中的不同风格。王维的诗更为深邃,而杨万里的诗则显得清新明快,反映了各自对自然的不同感受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