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50
曾为汉帝眼中人,
今作狂胡陌上尘。
身死不知多少载,
冢花犹带洛阳春。
曾经是汉朝皇帝心中最爱的人,如今却成了狂胡(匈奴)土地上的尘埃。身死已经不知多少年,然而她的坟墓上的鲜花,依然带着洛阳的春意。
昭君(王嫱),是汉元帝时期的王妃,因政治联姻而被送往匈奴,成为匈奴的王后。她以美丽和智慧著称,但在历史上常被视为牺牲品,象征着因国家利益而失去个人幸福的女性。
作者介绍:蒋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思考。
创作背景:写作于对昭君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昭君冢》通过对昭君生平的描绘,表达了对她命运的深切惋惜。诗的开头“曾为汉帝眼中人”,直接引入了昭君的辉煌过去。此句不仅表明她曾是汉元帝的宠妃,更暗示了她在权力中心的地位与光芒。接下来的“今作狂胡陌上尘”则形成鲜明对比,昭君从高贵的地位跌入了无边的荒凉,成为陌生土地上的尘埃,表现了她命运的悲剧。
“身死不知多少载”的沉重语句,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对她命运的遗憾,昭君虽已身死,但她的故事和命运依然在历史中回响。最后一句“冢花犹带洛阳春”,则是对她精神的升华,虽然她的生命已逝,然而她的坟墓依然开满洛阳的春花,象征着美丽与希望,给人以温暖和感动。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对昭君美丽命运的追忆,也有对历史无情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女性在历史洪流中所遭受的命运无常与悲剧,表达了对昭君的同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曾为汉帝眼中人”中的“汉帝”是指哪位皇帝?
整首诗表达了对谁的命运的惋惜?
诗中提到的“狂胡”是指哪个民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