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3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30:42
翠樾亭前莺巢
作者:杨万里
仰听金衣语,偶窥莺妇巢。
深穿乔木里,危挂弱枝稍。
啄菢双双子,经营寸寸茅。
何时雏脱壳,新哢响交交。
在亭子前仰望,听见了黄莺的鸣叫,偶尔瞥见了黄莺在筑巢。
巢穴深藏在高大的树木中,岌岌可危地挂在细弱的树枝上。
黄莺啄食着嫩芽,双双喂养着小鸟,辛勤经营着自己的小窝。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鸟会破壳而出,新的鸣叫声将会此起彼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黄莺筑巢的情景,反映了自然界生命的繁衍与生长。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生活琐事。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江西地区生活和创作的时期。那时的社会环境较为动荡,但杨万里却在自然中找到慰藉,诗作多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杨万里的《翠樾亭前莺巢》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黄莺筑巢的生动场景。诗歌开头通过“仰听金衣语,偶窥莺妇巢”引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命的热爱。随后,诗人描写了黄莺筑巢的艰辛过程,既有深藏于高树的隐秘,又有危挂于细弱枝头的脆弱,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存。
诗中“啄菢双双子,经营寸寸茅”描绘了黄莺夫妇辛勤喂养幼鸟的情景,体现了亲情和责任感。最后一句“何时雏脱壳,新哢响交交”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交织。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黄莺生活的描绘,更是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杨万里诗歌中常见的对小生命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体现了对生命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庭和谐的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衣”指的是哪个动物?
诗人对黄莺的巢的描写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翠樾亭前莺巢》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但杨万里更侧重于细腻的描写和生命的乐观,而白居易则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人生哲理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