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时间: 2025-05-09 00:21:03

诗句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

但闻莺友同音。

燕华堂、绿水中心。

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

清冷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

卧影沈沈。

自风来、与客披襟。

纵更深。

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1:03

原文展示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作者: 黄裳 〔宋代〕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但闻莺友同音。
燕华堂绿水中心。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
清冷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卧影沈沈。
自风来与客披襟。纵更深。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白话文翻译

夏天的景色舒展而悠长,麦田在清润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高低不平的树木形成了浓密的阴影。清晨的寒意轻轻拂面,尚未听到蝉鸣,但却能听到黄莺的歌声和鸣叫。
燕飞舞在华堂之上,绿水环绕其中。芙蓉花已然凋谢,红妆的美丽信息,期待着重新寻觅。
清冷的光影交相映照,偶然相遇的欢愉,翠色的女子拥抱着我,香醇的酒满斟在杯中。
笙歌引导着步伐,登上更高处的瑶岑,卧影沉沉。
微风轻拂,与朋友披上衣襟。纵然再深,也要归来洞府,红烛如林点点辉煌。

注释

  • 麦天: 指麦子成熟的季节,意指初夏。
  • 莺友: 指黄莺,寓意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清冷相照: 意指清冷的月光与周围环境的映衬。
  • 翠娥: 指美丽的女子。
  • 瑶岑: 仙境般的高山,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 洞府: 隐喻归隐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字元济,号南山,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夏,正值自然界繁盛之时,诗人在芙蓉堂宴会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宴春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美景与宴会的欢乐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联以“夏景舒长”开篇,描绘了夏日的长久与丰盈,麦田的清润与树木的阴影,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晓意寒轻”描绘清晨的宁静与温和,未闻蝉鸣却能听到莺声,生动传达了初夏特有的幽静与和谐。

诗中“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一句,表达了对逝去之美的惋惜与期待,蕴含着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随后,诗人描绘与友人相聚的欢愉,通过“翠娥拥我,芳酝强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情谊。整首诗在清幽的自然景色与宴会的欢愉中交织,使得诗人所感受到的愉悦之情愈加浓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夏景舒长: 夏日景象展开,感觉悠长。
  2. 麦天清润: 麦田在清新的光照下显得格外清润。
  3. 高低万木成阴: 各种树木在阳光下形成了阴影。
  4. 晓意寒轻: 清晨的寒意轻柔拂面。
  5. 一声未放蝉吟: 尚未听见蝉鸣声。
  6. 但闻莺友同音: 只听到黄莺的鸣叫声。
  7. 燕华堂绿水中心: 燕子飞舞在华堂之上,四周绿水环绕。
  8. 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 芙蓉花已凋谢,红妆的美好信息期待再次寻觅。
  9. 清冷相照: 清澈的月光映照出冷静的氛围。
  10. 邂逅俱欢: 偶然相遇时大家都很开心。
  11. 翠娥拥我,芳酝强斟: 美丽的女子拥抱我,香醇的美酒满斟在杯中。
  12.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 笙歌引导着步伐,向更高的瑶岑攀登。
  13. 卧影沈沈: 卧在阴影中,感觉沉沉的。
  14. 自风来与客披襟: 微风轻拂,与朋友共享愉悦。
  15. 纵更深: 即使再深的夜晚。
  16. 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归来隐居的地方,红烛如林般闪烁。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红妆信息”,比喻美丽的景象。
  • 拟人: “晓意寒轻”赋予清晨以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清冷相照”对“红妆信息”。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连接的渴望,展现了初夏的宁静与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景: 象征生命的繁荣与活力。
  • 芙蓉: 代表美丽与易逝的事物。
  • 翠娥: 代表青春与美好的情感。
  • 笙歌: 象征欢愉的生活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麦天”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清冷相照,邂逅俱欢”中“邂逅”指的是什么?

    • A. 意外相遇
    • B. 计划相聚
    • C. 断绝联系
    • D. 向往的地方
  3. 诗中描写的“翠娥”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夏天
  2. A. 意外相遇
  3. B. 美丽的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贺的《春夜喜雨》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黄裳的《宴春台》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情的描绘,但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强调孤独与自我对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西窗烛 雨霁江行自度 摸鱼儿 怀云崖陈乘车东甫,时游湘潭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西窗烛(雨霁江行自度) 献沈詹事 灵鉴院 读玉峰书城叶夫人诗因步其韵 中秋对月 哭亡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蒨巧 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饥渴交攻 遮天压地 土境 半真半假 釒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蝮螫解腕 哀察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烈节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阴损 包含诩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