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时间: 2025-05-02 05:57:34

诗句

东沿西泝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

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34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 杨万里

原文展示:

东沿西泝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白话文翻译:

在浙江的渡口,东边的岸边我走,西边的水面我划。来来往往,不知是黄昏还是晨曦。上岸的时候,牵着小船,推着稚子,远处的船上招手,认出是故乡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沿西泝:东边的岸边走,西边的水面划行。
  • 浙江津:指浙江的渡口。
  • 牵樯:牵着船的桅杆。
  • 稚子:指小孩子。
  • 隔船:隔着船。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故乡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游子对故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生活的真实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过白沙竹枝歌》反映了诗人游历浙江的情景,体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白沙竹枝歌六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南宋时期的水乡生活。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浙江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悠闲的生活情趣。首句“东沿西泝浙江津”,简练地道出了水乡的地理特征,描绘了一个水网交错、舟行如织的画面。接下来的“去去来来暮复晨”,则展现出时间流转的无常与旅途的往复,给人一种恍惚迷离的感觉。

“上岸牵樯推稚子”一句,透过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亲子间的温暖,孩子的纯真与天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最后一句“隔船招手认乡人”,则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虽隔一水,却依旧能认出故乡的面孔,体现了人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眷恋。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关怀,是诗人对游子心情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沿西泝浙江津:描述游荡在浙江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辽阔。
  2. 去去来来暮复晨:时间的流逝在此体现,表现出一种循环的感觉。
  3. 上岸牵樯推稚子:温暖的家庭场景,体现出亲子之间的温情。
  4. 隔船招手认乡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隔船招手”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对仗:如“去去来来”,形成节奏感,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故乡与亲情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透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浙江津:象征着水乡的灵动与诗意。
  • 稚子:代表纯真与家庭温暖。
  • 乡人:象征着亲切的故乡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哪个?

    • A. 长江
    • B. 浙江
    • C. 黄河
  2. “牵樯推稚子”中的“稚子”指的是?

    • A. 老人
    • B. 小孩
    • C. 青年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 A. 战争
    • B. 故乡与亲情
    • C. 自然灾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杨万里的《小池》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但杨万里更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腻观察,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理想化的自然景象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星岩二十景 其四 天阁晴岚 星岩二十景 其三 虹桥雪浪 星岩二十景 其二 沥湖渔棹 星岩二十景 其一 石室龙床 谒伏波庙 栖云亭 天柱岩 玉虚宫 游七星岩 其二 游七星岩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狎雉驯童 气字旁的字 蹈矩循规 临界压强 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精疲力尽 蹑足其间 齿字旁的字 骨利干 故家乔木 应接无暇 丧结尾的成语 忌口 卖青 门字框的字 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