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5:05
青松万树竹千竿,
苍翠中间别一天。
从此洞天三十七,
初头且数碧瑶仙。
诗中描绘了青松和竹子的繁茂,仿佛一片苍翠的天地。这里有三十七个洞天,而最初我们可以数得出碧瑶仙的存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碧瑶”常被用来代表美丽的仙境或仙女,与道教文化中对仙人的崇拜密切相关。洞天作为道教的概念,通常指隐秘的修道之地,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栋,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碧瑶洞天》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一个重视文人文化与自然和谐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认同。
《碧瑶洞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的诗作。诗中开篇以“青松万树竹千竿”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画面,浓郁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接着“苍翠中间别一天”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片生机盎然的天地,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仙境,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向往。
诗的后两句“从此洞天三十七,初头且数碧瑶仙”,则引入了道教文化色彩,提及的“洞天”与“碧瑶仙”让人联想到隐士的生活与修道的理想。诗人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隐含着对心灵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在这片青松竹林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哪些?
“碧瑶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洞天”的数量是多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