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岸行》

时间: 2025-05-02 05:30:57

诗句

少年血气暗消磨,盎盎阳春保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57

原文展示:

岸行
少年血气暗消磨,
盎盎阳春保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
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
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
免教人问蜀如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年轻人的热情和理想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消逝,春天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和和谐。虽然杏花已经开放,但其花期很短;而梅子的成熟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诗人感慨自己官职已满,却没有收获,归来时发现燕子有了新巢。希望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蚕和麦子都能丰收,免得他人问起蜀地的动乱。

注释:

  • 少年轻气:指年轻人的冲劲和热情。
  • 盎盎阳春: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杏花风味短:杏花的花期短暂,象征美好事物易逝。
  • 酸梅子典刑多:梅子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暗指经历磨难。
  • 一官满去:指官职已满,意指功成名就。
  • 鱼无饵:比喻没有机会或资源。
  • 燕有窠:燕子在归来后有了自己的巢,象征安定的生活。
  • 时平蚕麦好:希望在和平时期,农作物能够丰收。
  • 蜀如何:问及蜀地的安危,隐含对时局的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伯胤,号为“云中子”。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洪咨夔的中年时期,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诗中反映了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岸行》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消逝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开篇以“少年血气暗消磨”引入,暗示诗人已不再年轻,青春的激情在岁月中逐渐消失。接着,诗人通过春天的美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期待,“盎盎阳春保大和”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社会和谐的渴望。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两句通过对比杏花与梅子的生长周期,深刻揭示生活的无常与过程中的苦涩。杏花的迅速开放与梅子的缓慢成熟,象征着年轻时光的易逝与成熟过程中的磨难。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官职的反思与失落,“一官满去鱼无饵”,这里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感慨,也反映了对资源匮乏和机会缺失的无奈。最后,诗人希望在和平的时代里,能有丰收的喜悦,免去对动荡不安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血气暗消磨:年轻时的激情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消逝。
  2. 盎盎阳春保大和:春天的阳光和谐,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3. 已放杏花风味短:杏花已开放,但其花期短暂,象征美好的事物易逝。
  4. 未酸梅子典刑多:梅子需要时间成熟,暗指经历的磨难和考验。
  5. 一官满去鱼无饵:官职已满却没有收获,隐喻对生活的无奈。
  6. 万里归来燕有窠:归来的燕子已筑巢,象征安定的生活。
  7. 但愿时平蚕麦好:希望在和平的时期,农作物能够丰收。
  8. 免教人问蜀如何:不希望被问及蜀地的动乱,表达对时局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比:杏花与梅子的生长周期形成强烈对比,深刻表达时间与成长的主题。
  • 象征: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燕子筑巢象征安定与归属。
  • 隐喻:官职与丰收的比喻,反映了个人成就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的回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表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和谐、安定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青春短暂与美好。
  • 梅子:象征成长与成熟需要经历的磨难。
  • 燕子:象征归属与安定的生活。
  • 蚕麦:象征丰收的希望,隐喻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年血气暗消磨”意指什么? A. 青春的消逝
    B. 年轻的热情
    C. 生活的无奈
    D. 以上皆是

  2. “已放杏花风味短”中的“杏花”象征什么? A. 长久的爱情
    B. 青春的短暂
    C. 丰收的希望
    D. 成熟的果实

  3. “万里归来燕有窠”中“燕”代表什么? A. 年轻人
    B. 安定的生活
    C. 归属感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国破家亡的对比。
  • 《登高》:王之涣,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对比:

  • 《岸行》与《春望》:
    • 相同点:都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 不同点:《岸行》更侧重于个人的成长与反思,而《春望》则集中在国家的动荡与对未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歌诗 七夕咏牛女诗 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 代收泪就长路诗 拟青青河边草诗 拟孟冬寒气至诗 拟明月何皎皎诗 拟行行重行行诗 白纻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须知单状 黄字旁的字 梅英 首字旁的字 室迩人远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四体百骸 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善睐 铭诸五内 髟字旁的字 专心一意 内省不疚 兀字旁的字 看冷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