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洵芳航海作》

时间: 2025-05-04 07:40:38

诗句

浊浪翻天地,微躯付海风。

恨他精卫鸟,衔石竟无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0:38

原文展示:

浊浪翻天地,微躯付海风。
恨他精卫鸟,衔石竟无功。

白话文翻译:

汹涌的波浪翻滚着天地,我那微弱的身躯只能任凭海风摆布。
我怨恨那只精卫鸟,它衔着石头却始终无法完成使命。

注释:

字词注释:

  • 浊浪:指污浊的海浪,象征着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 微躯:形容自己体态微小,暗示个人的渺小与无力。
  • 精卫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因其衔石填海而象征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 衔石:指用嘴叼着石头,隐喻着艰难的努力。

典故解析: 精卫鸟来源于《山海经》,其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为了填平海洋而不断衔石,象征着执着与不屈的精神。这一典故在诗中用来表现诗人对自己努力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来季奴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文人圈中,以其清新隽永的笔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推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航海途中,诗人面临着自然的巨浪与个人的渺小,表达了在遭遇困境时的无力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同洵芳航海作》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渺小。开篇以“浊浪翻天地”描绘出波涛汹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仿佛自然界的力量正在无情地撕扯着人类的命运。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大海的险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

接下来的“微躯付海风”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渺小与脆弱,诗人将自身的微不足道与大自然的浩瀚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哀怨与无奈。最后通过“恨他精卫鸟,衔石竟无功”来表达诗人对于自身努力的无奈与失落。精卫鸟虽有着执着的精神,但其努力却似乎是徒劳的,反映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层次,还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虽然个体的力量有限,但坚持与努力仍是值得追求的精神信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浊浪翻天地:描绘汹涌的海浪,象征着不安定的环境。
  2. 微躯付海风:表达了对自身微小的感叹,放任自流的无奈。
  3. 恨他精卫鸟:引入典故,表达对精卫鸟无功的遗憾之情。
  4. 衔石竟无功:强调努力与实际成效之间的差距,感叹理想的难以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波浪比作翻滚的天地,增强了场景的震撼力。
  • 拟人:赋予海风以“付”的动作,强调了自然的主导地位。
  • 对仗:如“浊浪翻天地”与“微躯付海风”,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探讨了个体在面对自然与理想时的无力感。同时,它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与奋斗精神的思考,提醒人们在困境中坚持努力,尽管结果未必如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浊浪:象征着困境与挑战。
  • 微躯:代表个人的渺小与无力。
  • 精卫鸟:象征执着与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浊浪翻天地”意指什么?

    • A. 海浪的美丽
    • B. 自然的险恶
    • C. 船只的安全
    • D. 天空的晴朗
  2. 精卫鸟的故事来源于哪本书?

    • A. 红楼梦
    • B. 诗经
    • C. 山海经
    • D. 庄子
  3. “微躯”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渺小与无力
    • C. 英勇
    • D.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来季奴的《同洵芳航海作》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在逆境中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多地强调豪情壮志,而来季奴则更侧重于对无力感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山海经》:了解精卫鸟的典故来源。
  • 《清代诗人作品选》:了解来季奴及其他清代诗人的风格与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岁杪用韵二首 送王万里赴阙 太一宫斋祭呈司封吴舍人 清凉院僧房致斋 次韵子有赋著图书所 庐山五猗 又敬和寓舍 初夏即事一首谢俞德远惠茶 次及甫入峡杂咏·十二培 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选贤任能 牛字旁的字 尸开头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废然思返 弦开头的成语 以疑决疑 君结尾的成语 奉宪 見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跌脚捶胸 子孙后代 不绝若线 讨删 歹字旁的字 孑轮 正言厉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