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客中闻蟋蟀》

时间: 2025-05-01 08:47:05

诗句

黄叶未成响,先教听此声。

清秋无限意,良夜为谁鸣?

我自怜多病,虫犹诉不平。

关山劳梦想,孤馆月化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7:05

原文展示:

《客中闻蟋蟀》
作者: 程虞卿 〔清代〕

黄叶未成响,先教听此声。
清秋无限意,良夜为谁鸣?
我自怜多病,虫犹诉不平。
关山劳梦想,孤馆月化朝。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黄叶还未开始沙沙作响的时候,蟋蟀的声音就已传入耳中。清秋的夜晚无尽的情思,良夜里蟋蟀在为谁而鸣呢?我自觉身体多病,连虫子也在诉说着不满。关山迢遥,我心中劳苦的思念,孤独的馆舍中,月光照亮了清晨。

注释:

  • 黄叶:指秋季的落叶,暗示时节的变化。
  • 清秋:指清爽的秋天,带有萧瑟和思绪的意境。
  • 良夜:美好的夜晚,常常引发诗人的情思。
  • 虫犹诉不平:虫子在鸣叫,似乎在表达不满,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同情。
  • 关山劳梦想:关山阻隔,劳苦的梦想,表达了思念之苦。
  • 孤馆:孤独的居所,表达诗人的孤寂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意境和情感可以与历代诗人对秋夜、孤独、思乡等主题的探讨相联系,例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虞卿(约1640-170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惭愧山人,浙江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善于抒情,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客中闻蟋蟀》是在诗人旅居他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这个时期是清代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时代,程虞卿的诗歌常反映了这种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客中闻蟋蟀》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感受展现秋夜情思的诗歌。诗人在旅途中,听到了蟋蟀的鸣叫,这声音在清秋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也引发了他的沉思。全诗以黄叶、清秋、良夜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伤感的氛围。

诗的开头“黄叶未成响,先教听此声”描绘了秋天的静谧,蟋蟀的鸣叫打破了这份宁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索。接下来的“清秋无限意,良夜为谁鸣”,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这份孤独的感受,蟋蟀的鸣叫似乎在唤起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

“我自怜多病,虫犹诉不平”一语,表露出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慨,虫子的鸣叫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满与委屈。而最后两句“关山劳梦想,孤馆月化朝”则将情感升华,关山的遥远象征着思乡的无奈与艰辛,孤馆中的月光则是孤独的伴随,展现了诗人对梦想与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一个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叶未成响:秋天的黄叶还未开始沙沙作响,描述了秋季的宁静。
  2. 先教听此声:在这样的宁静中,蟋蟀的声音首先传入耳中,强调了声音的独特。
  3. 清秋无限意:清爽的秋天蕴含无限的情思,表达人在此时此刻的感受。
  4. 良夜为谁鸣:在美好的夜晚,蟋蟀的鸣叫究竟是为谁而鸣,引发思考。
  5. 我自怜多病:我对自己的多病感到怜惜,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6. 虫犹诉不平:即使是虫子也在鸣叫,似乎在表达不满,反映了诗人情绪。
  7. 关山劳梦想:遥远的关山令人心劳梦想,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8. 孤馆月化朝:孤独的居所中,月光照耀着清晨,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拟人:虫子鸣叫被赋予了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 对仗:如“关山劳梦想,孤馆月化朝”,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黄叶、蟋蟀、月光等意象传达出秋天的孤寂与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乡。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对自然、对情感的敏感与感悟。

意象分析:

  • 黄叶:象征着秋天和生命的流逝,带有一种萧瑟之感。
  • 蟋蟀:虫鸣象征着孤独与不满,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 清秋:代表宁静与思考的时节,同时也是感伤的背景。
  • 孤馆:象征着孤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叶未成响”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秋天的繁华
    B. 秋天的宁静
    C. 秋天的凋零

  2. “虫犹诉不平”中,虫子代表了什么? A. 自然
    B. 诗人的情感
    C. 孤独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国忧民
    B. 孤独与思乡
    C.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 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自然与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程虞卿的《客中闻蟋蟀》与王维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侧重于在异乡的孤独情感,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东涧丁卯上元日见寄三绝句 哭伯姊二首 兼舶一首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久雨六言四首 挽方亲来伯 题近藁二首 病起十首 次铁笔堂韵谢朔斋贡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縢的词语有哪些 珠蛤 屠肠决眼 山川震眩 至当不易 車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摇民 天夭 有为 暗箭中人 金字旁的字 内忧外侮 包含投的成语 木字旁的字 大惑不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