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20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
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
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镕脂。
问翦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
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
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怕寒绣帏慵起,梦梨云说与春知。
莫误了,约生猷船过剡溪。
风声在耳边轻轻响起,云朵似乎在商量着什么,连日来的滕六(古代装饰品)也显得犹豫不决。
戴着茸毛帽子和貂皮裘衣,兔园里准备吟诗作对。
在红炉中添上兽炭,准备金船上的羔羊酒和熔脂。
我问那流水,这样的工夫何时才能见到雪的到来?
不要让梅花争先恐后地开放,想要在奇巧中夸耀,早已遍布琼枝。
彩绳和金铃,佳人们正在等待着塑造狮子。
害怕寒冷的绣帏懒于起身,梦中梨花云告诉春天。
不要误了,约定生猷的船已经过了剡溪。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季友,号山泉,宋代词人,擅长婉约词风,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具有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是雪花融化,春意渐露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冬春交替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声声慢(催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冬天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开篇即以“风声”和“云意”引入,给人一种自然景象交织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冬天的萧瑟与静谧。接着,描绘了冬天的装束和活动,展现了人们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情景,尤其是“茸帽貂裘”和“红炉旋添兽炭”,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渴望。
“问翦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表达了对春天的急切期待,似乎在质问时光的流逝。此句简洁而有力,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休被梅花争白”,则是对梅花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春天到来的希望,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色彩。
最后几句通过佳人与梦境的描写,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诗歌在表现主题的同时,具备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对温暖和美好事物的渴望。
《声声慢(催雪)》的作者是谁?
“问翦水”中的“翦”字意为:
诗中提到的“茸帽”是指: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