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3:58
《江上寄元六林宗》
作者:李白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
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
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
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
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霜降之后,江水开始变冷,枫叶依然是绿色的,尚未凋落。
我在旅途上感到对这清秋的悲伤,漫长的路途让我苦于无法到达目的地。
波涛滚滚,江水宽广,白日渐渐隐入天边。
我停下船只靠在林峦旁,惊起的猿猴在耳边叫嚷。
夜深时,银河开始转动,起身望去,海面宽阔无际。
凉风萧萧作响,流水潺潺,声韵清脆。
沙滩洁净如同经过洗涤,海上的明月似乎触手可及。
兰花相交之处,心中空留思念,琼树又怎能解我心渴?
鼓励啊,沧洲的心,岁末时节希望不被夺走。
幽静的欣赏让我感到自得,兴致高远与谁分享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性格洒脱,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江上寄元六林宗》创作于李白游历期间,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通过描绘秋天的江河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江上寄元六林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江河秋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萧瑟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开篇以“霜落江始寒”引入,霜降象征着秋冬的来临,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而“客行悲清秋”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愁,旅途中的孤独与悲伤感油然而生。
中间部分对自然的描写生动而细腻,尤其是“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展现了江水浩渺与日落西沉的壮阔景象,暗示着人生的渺小与无常。诗人停船仰望,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自身的渺小,借此表达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部分的“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则是对思念的直接表达,意象细腻而富有哲理,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求自我安慰的情感。诗歌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还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测试
诗中“霜落江始寒”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情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停船的目的是什么?
A. 鉴赏自然
B. 休息
C. 等待朋友
D. 观察动物
“凉风何萧萧”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凄凉
C. 快乐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