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7:04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
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
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张秀才的情感,追忆历史和英雄事迹。诗中提到秦朝的帝王沦落,留侯刘邦的降临,感激黄石公的辅佐,壮士用金槌报仇于六国,智勇双全难以匹敌。龙争虎斗之际,天地为之动摇。酒醉之时舞动长剑,汉朝的纷争也在仓促中得到解决。宇宙似乎开始翻转,鸿沟将宇宙分隔。英明的谋略与清白的名声,令古代的伟人崇高。月亮进入紫微星,三光星宿乱了天文。高公镇守淮海,谈笑间驱散妖邪。采摘美丽的画卷,光辉照耀着伟大的功勋。我没有燕霜之感,玉石都同样遭受焚烧。但我唯有泪水洒下,临别时又何须多言。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他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作品多涉及自然、历史、友情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白与张秀才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张秀才的祝福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怀,反映了李白对理想政治和英雄豪杰的向往。
这首诗中,李白以豪放的笔调,回顾历史,寄情于送别之中。开篇提到秦帝的衰落与留侯的崛起,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英雄的兴起。诗中多次提及壮士与智者,表现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怀念。李白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
在诗的后半部分,李白以宇宙为背景,描绘了天地间的动荡与英雄的豪情,展现出一种气吞山河的气概。最后两句,虽是对离别的惋惜,却流露出深厚的情感,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不仅是一幅历史画卷,更是李白对友人的深刻祝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李白豪情壮志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石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首诗都体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但《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更侧重于历史与离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