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10:41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在东林寺送别客人,月亮升起,白猿在啼叫。
轻松地告别庐山的远景,何必在乎经过虎溪的烦恼呢?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与奔放的气概,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与东林寺的僧侣告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眷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洒脱的人生态度。
《别东林寺僧》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诗作。李白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月光照耀之下,白猿啼叫,增添了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中“笑别庐山远”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离别的淡然态度。在送别之际,他并不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感到忧愁,反而显得轻松自如,体现了他洒脱的性格与对人生的豁达看法。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情感的深邃与自然的和谐。李白在此不仅是在送别友人,更是在与自然对话,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时的轻松与洒脱,透过自然的景物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林”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庐山
B. 东林寺
C. 虎溪
“笑别庐山远”中的“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心
B. 高兴
C. 无所谓
白猿啼叫的意象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孤独
B. 欢快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比较,李白的《别东林寺僧》更显洒脱,王维则更多层次的情感流露,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李白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则更为生动,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