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0:33
葛坛即事 林景熙 〔宋代〕
半壑松云识稚川,携琴曾此写风泉。 日乌月兔神丹古,春蚓秋蛇醉墨鲜。 世事荣枯成一笑,人生好丑在千年。 下方城郭法如海,输与山中枕石眠。
在半山腰的松树和云雾中,我认出了稚川这个地方,曾经带着琴来这里,写下风和泉的声音。 太阳和月亮,象征着古老的神丹,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它们的墨迹显得格外新鲜。 世间的荣华富贵和衰败,都只是一笑而过,人生的美丑,在千年之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下方的城市和法律如同大海一般深不可测,还不如在山中枕着石头入睡来得自在。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南宋末年诗人。他的诗多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景熙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首联以“半壑松云”和“携琴写风泉”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用“日乌月兔”和“春蚓秋蛇”比喻时间的流转和书法的生动,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艺术的永恒。颈联直接抒发了对世事荣枯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生的美丑在千年之后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尾联通过对城市和山中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偏爱,认为山中的宁静远胜于城市的喧嚣和法律的束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乌月兔”比喻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转 B. 书法的生动 C. 世事的无常 D. 艺术的永恒
诗中“春蚓秋蛇”比喻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转 B. 书法的生动 C. 世事的无常 D. 艺术的永恒
诗中“世事荣枯成一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世事的淡然 B. 对世事的执着 C. 对世事的厌倦 D. 对世事的热爱
诗中“输与山中枕石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追求?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法律的追求 C. 对山中隐居的偏爱 D. 对艺术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