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19
蚊
宋自逊
朋比趋炎态度轻,
御人口给屡憎人。
虽然暗里能鑽刺,
贪不知几竟杀身。
这首诗描绘了蚊子与人之间微妙而紧张的关系。蚊子成群结队,依附于权势者,态度轻浮,常常惹人厌。尽管它们在暗处能够叮咬人,但因贪婪而迷失自我,最终可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宋自逊,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较为冷门的诗人,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思考。其风格清新,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这首诗写于社会动荡与人际关系复杂的时期,诗人借蚊子这一微小生物,寓意人类在纷繁复杂的权力游戏中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思考。
《蚊》是一首通过蚊子这一小生物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清醒之作。诗中以蚊子为载体,表达了对攀附权贵、趋炎附势者的批判。诗的开头“朋比趋炎态度轻”,通过对蚊子群体行为的描写,隐喻了那些迎合权力的人的轻浮与无知。蚊子的存在不仅令人为之厌恶,更折射出人类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毫无节操地依附于他人。
“御人口给屡憎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的可憎之处。诗人在这里展示了蚊子与人类之间的紧张关系,尽管蚊子在暗中叮咬,但这种行为最终可能使其自取灭亡。“贪不知几竟杀身”则是对这种无知与贪婪的总结,警示人们在追求利益时,需警惕自我毁灭的可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社会现象的阴暗面,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整首诗通过蚊子的生存状态,揭示了人类社会中趋附权贵与贪婪的现象,警示人们面对诱惑时应保持清醒,避免因贪婪而导致自我毁灭。
诗中“朋比趋炎”的意思是:
A. 一起追求权力
B. 朋友之间的竞争
C. 互相帮助
“贪不知几竟杀身”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蚊子很贪婪
B. 贪婪可能导致自我毁灭
C. 蚊子喜欢叮人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蚊子
B. 讽刺趋附权贵的人
C. 描绘自然界的美
《蚊》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在对社会现象的描绘上有所相似,前者通过蚊子讽刺人类的贪婪与无知,后者则通过高峰的壮丽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人生态度的反思。两者都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