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3:33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在城里看到夕阳,城外却仍然是白雪皑皑,彼此之间十里之遥,天色阴晴各异。也许知道造物主的用意何在,为什么人心总是难以平静?柏树和楼台映照着倒影,茅草屋和松竹发出寒冷的声音。布被下不要白白愁苦而卧,积存的白雪依然能带来明亮的曙光。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中的自然景象与人心情感的对比,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天人相应”的哲理观念。
王守仁(1472-1529),字宗道,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与军事家。作为心学的创始人,他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与实践。
这首诗作于元旦春晴之际,正值新年之初,寓意新生与希望。在这个节气,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王守仁的《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不仅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还深刻地反映了人心的复杂与苦闷。诗开头以对比手法描绘夕阳与雪景,展现出城内与城外的不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情感上的,诗人似乎在暗示:尽管外界环境各异,人心的苦闷却是普遍存在的。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问“也知造物曾何意”,在探讨自然的同时,转向了内心的独白,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这种哲学的思考让诗歌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折射出人们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时,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柏府楼台与茅茨松竹的影像,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寒意,仿佛是在诉说生活的冷清与孤独。而“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的句子,则是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忧愁,生活依然会带来新的希望与光明。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人心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人心的苦闷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仍要保持希望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夕阳”与“雪”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积素还多达曙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王守仁与杜甫的诗作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守仁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现实与人间苦难。
城里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距十里天气竟不一样。 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莫非人心中的苦难还没有磨平。 御史府的楼台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泻出寒冷的信息。 有布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