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30
原文展示:
题陈山人居 黄滔 〔唐代〕 犹自莓苔马迹重,石嵌泉冷懒移峰。 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 隔岸青山秋见寺,半床明月夜闻钟。 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白话文翻译:
仍然可以看到莓苔上重叠的马蹄印,石头嵌入的泉水冷冽,山峰懒得移动。 空中的凤凰似乎在檐前的竹子上觅食,随意地拔起涧底形状如龙的松树。 隔着岸边的青山在秋天可以看到寺庙,半张床上的明月在夜晚听到钟声。 谁能不感到惆怅,关于磻溪的往事,古今悠悠,不再相遇。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该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或隐居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或隐居时,对所见景物的即兴创作,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莓苔、泉水、竹子、松树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中“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灵性。后两句通过对青山、寺庙、明月、钟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莓苔、泉水、竹子、松树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进而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凤食檐前竹”中的“凤”指的是什么? A. 凤凰 B. 风 C. 风筝 D. 风铃
诗中“龙形涧底松”中的“龙”指的是什么? A. 龙 B. 蛇 C. 松树 D. 石头
诗中“磻溪事”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传说 B. 历史事件 C. 隐士的故事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