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御街行·藤筠巧织花纹细》

时间: 2025-05-08 23:22:07

诗句

藤筠巧织花纹细。

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

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族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2:07

原文展示:

御街行·藤筠巧织花纹细
高观国 〔宋代〕

藤筠巧织花纹细,
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
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
逢花须住,
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
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族花枝,
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
纱笼引道,
扶下人微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踏青的情景。细腻的藤筠编织的花纹,走路时步伐轻盈如流水,走在刚刚放晴的青陌上,心中却担心湿润的泥土会弄脏双鞋。想让人送自己一程,经过花丛时总要停下,才走过的地方香风阵阵。裙子挂在帘子底下,窗户也不愿意关上。红色和白色的花枝映衬着春天的气息,十分应景。归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轻轻拉开纱帘,扶着微醉的身影慢慢往回走。

注释:

  • 藤筠:一种植物,常用于编织,象征春天的生机。
  • 流水:比喻走路轻快。
  • 踏青:春天外出游玩的活动。
  • 鸳双履:指双鞋,鸳鸯鞋有着典雅的寓意。
  • 香风:花香随风而来,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 纱笼:轻薄的帘子,常用于遮挡,保护隐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著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天,表达了春日踏青的惬意和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与优雅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御街行·藤筠巧织花纹细》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踏青的美好场景。开篇的“藤筠巧织花纹细”便为整首词奠定了细腻而生动的基调,描绘出一种轻盈而雅致的生活氛围。接下来的“称稳步如流水”则进一步强调了行走的轻松与自在,仿佛在说,踏青是如此愉悦的事情。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刚刚放晴的雨后场景,细腻的心理描写让人感受到那种对春光的期待与对湿泥的担忧。尤其是“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与珍惜。裙摆轻拂、窗户微开,构建出一种既优雅又生活化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幅春日的画面中。

最后的“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温馨,仿佛在说,虽是归家,心中却依旧留恋于那份春日的美好。这首词在语言上轻盈流畅,情感上细腻温柔,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藤筠巧织花纹细:描绘春天的细致与精美,花纹的巧妙比喻生活的美好。
  • 称稳步如流水:步伐轻盈,表现出一种自在的感觉。
  • 踏青陌上雨初晴:春日的踏青活动,雨后初晴的环境增添了生机。
  • 嫌怕湿文鸳双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污浊的顾虑。
  •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渴望和他人共享美好时光。
  • 才过处香风起:春风送香,描绘出春日的氛围。
  • 裙儿挂在帘儿底:细节描写中透出生活的雅致。
  • 更不把窗儿闭:春天的气息不愿意被关闭,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红红白白族花枝:色彩的对比增强了春天的生机。
  • 恰称得寻春芳意:与春天的气息相得益彰。
  •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回家的路上,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 扶下人微醉:描绘了一种微醺的状态,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红白白”与“纱笼引道”,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通过“步如流水”来表现轻盈的步伐。
  • 拟人:如“香风起”,使自然更具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雅致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筠: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代表生命的绽放与美好。
  • 香风:春天的气息,传递出温暖与幸福。
  • :女性的柔美,生活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藤筠”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索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2. “逢花须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想快点离开
    B. 对花的喜爱与留恋
    C. 感到无聊
    D. 想赶路

  3. 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雪
    B. 花
    C. 月亮
    D. 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高观国的《御街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描绘春天的诗作,但前者更侧重于踏青的细腻生活,后者则强调了女性的情感和思绪,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视角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观国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伏仙岩颂 古渔父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次韵寅庵四首 采桑子(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军) 谪居黔南十首 宋宗儒真赞 谢张泰伯惠黄雀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秋游 又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都中纸贵 皓齿蛾眉 贝字旁的字 蛀食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虫字旁的字 侍弟 包含颍的词语有哪些 父母之邦 辙鲋之急 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邦的成语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囊贮 麇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