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2:12
奉和圣製上巳日
作者:晏殊 〔宋代〕
青阳三巳日,佳气九城中。
洛饮传周俗,溱诗载郑风。
停轮浮桂醑,解袂泛兰丛。
选胜开慈宴,多欢组绶同。
在青阳的三月初三,春光明媚,气象万千;
洛水之畔的饮宴,承载着周朝的风俗;
停下舆轮,品尝着桂花酒,
解开衣袖,漂浮在兰草丛中。
在美丽的地方举办慈善的宴会,
欢声笑语,大家一起欢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熙斋,北宋政治家、诗人,擅长词与诗。其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上巳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节日气氛与文化生活。诗人在繁忙的政务中,借助节日的欢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晏殊的《奉和圣製上巳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深刻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诗中描绘的春日气象与节日活动,表明了人们在春光中欢聚一堂、共享欢乐的场景。通过“停轮浮桂醑,解袂泛兰丛”的描写,诗人将身心放松的状态与美酒佳肴的享受相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此外,诗中对传统文化的承载与继承,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眷恋。“洛饮传周俗,溱诗载郑风”不仅是一种文化自豪感的体现,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深刻理解与认同。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情感上则融合了欢快与宁静的对比,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逐句解析:
青阳三巳日,佳气九城中。
春天的三月初三,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九城之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洛饮传周俗,溱诗载郑风。
洛水边的饮宴延续了周朝的习俗,像《诗经》中的郑国诗篇那样,承载着传统的文化。
停轮浮桂醑,解袂泛兰丛。
停下车辆,品尝着桂花酒,轻松自在地在兰花丛中游玩。
选胜开慈宴,多欢组绶同。
在美丽的地方举办慈善宴会,大家欢聚一堂,分享快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上巳节的欢庆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春日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对春天的礼赞,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青阳三巳日”中的“青阳”指的是什么季节?
A) 冬天
B) 夏天
C) 春天
D) 秋天
“洛饮传周俗”中的“洛饮”指的是哪个地方的饮宴?
A) 长安
B) 洛阳
C) 南京
D) 杭州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哀伤
B) 轻松愉快
C) 忧愁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