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30
白草沙场多雁户,黄榆关迥绝狼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场的景象,白色的草地上,寒雁成群地栖息,而黄榆关的远处,狼烟已经消失,四周显得格外寂静。
“狼烟”源于古代的战争信号,通常用狼烟表示消息的传递,古时常有设置烽火台以示警戒。此处暗示了战斗的结束和平静的到来,意味着战乱后的安宁。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少游,北宋著名词人、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该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场的苍凉与宁静。首句“白草沙场多雁户”通过描绘干枯的草地和成群的寒雁,勾勒出战场的荒凉与寂寥。寒雁的出现,象征着秋冬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凋零与战乱的无情。第二句“黄榆关迥绝狼烟”则进一步强调了战后宁静,远处的狼烟已然消失,战场的硝烟散去,换来的是空旷而宁静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更表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战斗的喧嚣,又有战后的沉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展现了晏殊超凡的艺术才华。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伤痛的感悟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白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战场的荒凉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B
“狼烟”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战斗的开始
B. 战斗的结束
C. 和平的信号
答案:B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达战后的宁静?
A. 拟人
B. 对比
C. 排比
答案:B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晏殊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国家的动荡与百姓的苦难。两者都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孤独和渴望,后者则更多展现了悲伤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