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41:49
小孤山(俗谬为小姑,上有圣母庙像在焉)
—— 吴哲 〔明代〕
中流玉卓迥无群,大海雄藩自楚分。
绝顶薰芗常蔽日,靓妆楼阁不藏云。
孤根暗直龙栖宅,乱水平铺鸟篆文。
我欲维舟明月里,为神鼓瑟候湘君。
全诗翻译:
小孤山如同一块孤立的玉石,屹立在水中央,无与伦比。辽阔的大海把它与其他地方隔开。山顶的香草常常遮蔽了阳光,华美的楼阁不被云雾掩盖。孤独的根茎暗暗地直通龙的栖息地,波涛汹涌的水面上铺展着如鸟篆般的花纹。我想在明月下划船,等待着神明弹奏瑟乐,期待湘君的到来。
吴哲,明代诗人,知名于其山水诗和咏物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小孤山》创作于吴哲游览小孤山时,表达了其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寄托。此时正值明代,诗人受到文人雅士对山水的追求影响,诗中融入了对神灵的向往。
《小孤山》是吴哲在游览小孤山时的创作,诗中描绘了小孤山的壮丽与宁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受。开头两句通过“中流玉卓”和“大海雄藩”描绘了小孤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令人感受到山的孤高与大海的浩瀚,展现了自然的伟大。接下来的“绝顶薰芗常蔽日”则刻画了山顶的美丽与神秘,山顶的香草宛如遮蔽阳光的帷幕,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
“靓妆楼阁不藏云”则表现出楼阁的华美与山的高耸,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小孤山的美丽。中间的“孤根暗直龙栖宅,乱水平铺鸟篆文”则描绘了山的根基与水面的波纹,暗含着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赞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期待,想在明月下划船,等待湘君的到来,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神秘力量的崇敬。全诗以山水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明代山水诗的典型特征。
整首诗通过描绘小孤山的壮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神秘力量的向往,表达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小孤山的形象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玉石
B. 云朵
C. 大海
D. 树木
诗中提到的“湘君”象征着什么?
A. 人物
B. 神灵
C. 动物
D. 自然现象
“靓妆楼阁不藏云”中的“靓妆”指的是什么?
A. 华美的装饰
B. 自然的风景
C. 诗的意境
D. 人物的美丽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加深对《小孤山》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