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论诗三十首·其七》

时间: 2025-05-06 02:24:45

诗句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45

原文展示: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豪情壮志的感慨,认为那种慷慨激昂的悲歌是无法传承的。大自然的音乐是天生的,正如那辽阔的草原与山川。无论是中洲的英雄气概,还是阴山和敕勒川的壮丽风光,都历经万古而依然存在。

注释:

  • 慷慨悲歌:指的是激昂悲壮的歌曲,表达了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感。
  • 穹庐:指的是天幕或天空,强调自然的伟大。
  • 中洲:这里可能指的是黄河中游的地区,象征着古代英雄的出生地。
  • 阴山:位于中国北部,是重要的地理标志。
  • 敕勒川:指的是内蒙古的一片草原,象征着广阔的天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金朝诗人,字子文,号潜溪。以词著称,风格豪放,意境深远,常表现对时局的思考与对古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金朝时期,正值朝代更迭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追慕与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慷慨悲歌与自然之音,展现了诗人对人类情感与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诗人在开头以“慷慨悲歌绝不传”引入,似乎在感叹人类情感的短暂与脆弱,而自然的声音却是永恒的、天生的,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邃的哲理性。接着提到的“中洲万古英雄气”,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崇敬,强调了英雄成就的永恒性。最后提到的“阴山敕勒川”则以具体的地理形象,传达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英雄气概的结合,令读者在感受到自然壮丽的同时,也不禁思考历史与个人的关系。诗中透出一种对英雄的追思与对自然的敬畏,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慷慨悲歌绝不传:意指那种激昂悲壮的歌声无法流传,暗示着英雄的豪情难以继承。
    • 穹庐一曲本天然:强调自然的音乐是天生的,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中洲万古英雄气:表达对古代英雄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气概历久弥新。
    • 也到阴山敕勒川:通过具体地名,展示了英雄气概在广阔自然中的体现。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悲歌”与“天然”的对比,强调了人类情感的脆弱与自然的永恒。
    • 意象:诗中的“阴山敕勒川”作为地理意象,强化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空间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自然的崇敬,强调了人类情感的有限与自然力量的无限,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慷慨悲歌:象征着英雄情怀与历史的悲壮。
  • 穹庐:代表着无垠的自然,暗示宇宙的伟大。
  • 中洲:象征着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及英雄人物。
  • 阴山与敕勒川:强调广袤的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象征着永恒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慷慨悲歌绝不传”中的“悲歌”主要指的是? a) 欢乐的歌曲
    b) 激昂悲壮的歌曲
    c) 传统民歌

  2. 诗中的“穹庐”象征的是? a) 大地
    b) 天空
    c) 河流

答案

  1. b) 激昂悲壮的歌曲
  2. b) 天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七》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英雄气概的尊崇,但元好问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思,而李白则注重于豪放的饮酒作乐,展示了不同的历史思考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金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元好问诗词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月七日立秋 颂古十九首 对雪一律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 次韵郭教授雪二首 礼光状元塔 奉送大司寇应公还天台 次韵答黄小峰 其一 松江晓晴 丙申见怀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几字旁的字 顷刻之间 险迥 灶结尾的成语 齒字旁的字 谨案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架造 挂冠而归 离山调虎 马字旁的字 读书种子 贿嘱 包含略的成语 包含刖的词语有哪些 楚水吴山 两点水的字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