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18
原文展示:
再别郑叔友兼寄方次云 鞍马侵三伏,萍蓬寄一身。 及秋归计早,到日附书频。 炎岭休长客,清漳有故人。 过逢如问信,为道各埃尘。
白话文翻译:
在酷暑的三伏天里,我骑着马奔波,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秋天到来时,我早早地计划着回家,频繁地寄信给你们。 炎热的山岭不适合长期停留,但在清澈的漳水边有我的老朋友。 如果你们相遇时想问我的消息,就告诉他们我也在尘世间忙碌着。
注释:
鞍马侵三伏:指在酷热的三伏天里骑马奔波。 萍蓬寄一身:比喻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及秋归计早:到了秋天就早早地计划回家。 到日附书频:频繁地寄信。 炎岭休长客:炎热的山岭不适合长期停留。 清漳有故人:在清澈的漳水边有我的老朋友。 过逢如问信:如果你们相遇时想问我的消息。 为道各埃尘:就告诉他们我也在尘世间忙碌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5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外漂泊时写给朋友的告别诗,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朋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公度在外的漂泊生活中,写给朋友郑叔友和方次云的告别诗。诗中透露出他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外的漂泊之感和对归乡的渴望。首联“鞍马侵三伏,萍蓬寄一身”描绘了诗人在酷热的三伏天里骑马奔波,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形象。颔联“及秋归计早,到日附书频”则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早早地计划着回家,并频繁地寄信给朋友。颈联“炎岭休长客,清漳有故人”通过对比炎热的山岭和清澈的漳水,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尾联“过逢如问信,为道各埃尘”则是对朋友的嘱托,如果相遇时想问他的消息,就告诉他们他也在尘世间忙碌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归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首联“鞍马侵三伏,萍蓬寄一身”:通过“鞍马”和“萍蓬”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在酷热的三伏天里骑马奔波,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形象。 颔联“及秋归计早,到日附书频”: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早早地计划着回家,并频繁地寄信给朋友。 颈联“炎岭休长客,清漳有故人”:通过对比炎热的山岭和清澈的漳水,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 尾联“过逢如问信,为道各埃尘”:是对朋友的嘱托,如果相遇时想问他的消息,就告诉他们他也在尘世间忙碌着。
修辞手法: 比喻:如“萍蓬寄一身”,将诗人比作浮萍,形象地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状态。 对仗:如“炎岭休长客,清漳有故人”,通过对比炎热的山岭和清澈的漳水,形成对仗,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外的漂泊之感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朋友的思念。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漂泊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鞍马:象征着奔波和劳碌。 萍蓬:象征着漂泊不定。 炎岭:象征着炎热和不适。 清漳:象征着清澈和宁静。 埃尘:象征着尘世间的忙碌和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萍蓬寄一身”比喻了什么? A. 漂泊不定 B. 安定生活 C. 忙碌工作 D. 悠闲生活
诗中“及秋归计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归乡的渴望 B. 对漂泊的厌倦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担忧
诗中“清漳有故人”中的“故人”指的是什么? A. 老朋友 B. 亲人 C. 同事 D. 陌生人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黄公度的其他诗作,如《别董大》等,也表达了类似的漂泊和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漂泊和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而黄公度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