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37
杨柳枝,春江曲,千缕万缕摇新绿。
柔条不解系兰桡,相逐游丝向天北。
儿郎去未归,数遍江头树。
忧心如摇旌,县县逐飞絮。
絮飞叶成阴,犹能庇本根。
嗟彼远行子,胡为不思亲。
枝上灵禽噪晴昼,鹤发倚门屡搔首。
綵衣南归拜堂下,持觞起舞歌杨柳。
母乐泄泄子乐融融,不比杨柳枝零落同秋蓬。
母子欢乐情无终,呜呼母子欢乐情无终。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杨柳,柳枝轻轻摇曳,似乎在随风舞动。柳条柔软,无法系住小船,游丝般的柳条随风飘向北方。诗人忧心未归的儿子,数遍江边的树木,心中如同摇曳的旌旗,随着飘飞的柳絮而浮动。尽管柳絮飞舞,树叶依然能够庇护根部。感叹远行的孩子,为何不思念亲人?枝头的鸟儿在晴朗的白天鸣叫,白发苍苍的老人倚着门反复叹息。身着彩衣的儿子南归,拜堂之下,举杯起舞,歌唱杨柳。母亲的欢笑,儿子的乐融融,这种亲情的欢乐,恰似杨柳枝不再随秋风凋零,母子之间的欢乐情永无尽头。
袁华是明代的著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家庭的思考与感悟。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杨柳枝》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生命重生的季节。诗中描绘了春江的美景以及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思念,反映了家庭亲情与游子心中的牵挂。
《杨柳枝》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深刻地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诗歌开篇便以“杨柳枝”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柳条摇曳,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儿子未归的思念,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诗中“柔条不解系兰桡”的描绘,生动体现了柳枝的柔软与轻盈,象征着母子情感的脆弱与珍贵。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勾勒出飞絮与游丝的画面,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比“母乐泄泄子乐融融”,展现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欢乐,强调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珍贵。最后的“呜呼母子欢乐情无终”更是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母子间的深厚感情是无法被时间与空间所割裂的。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思念,强调亲情的珍贵与永恒。它反映了家庭的温暖以及对亲人关怀的深切情感。
《杨柳枝》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小船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母乐泄泄子乐融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母亲的忧虑
B. 母子之间的欢乐
C. 孤独的感觉
D. 对未来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