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37
花心动 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作者: 赵鼎 〔宋代〕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
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
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
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搀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
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瞻海涵天阔。
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
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
江上的月亮刚升起,我听到悲风萧瑟,满山的树叶纷纷落下。夜晚已晚,酒也喝尽了,火光冷却,灯光微弱,我的愁苦心情缠绕千结。绿琴叹息三声,朱弦已断,和谁一同唱那《阳春白雪》呢?只是在想,整年坐在这里,对着那破旧的书籍。西北的灯火未灭,多少故乡的思念,梦中遥想吴越。感慨年轻时的潇洒,手握长枪,醉眼看海天一色。老来身世如疏篷底,忍不住憔悴地看人们的脸色。更何如归去,枕水而眠,洗石而吟呢?
作者介绍:赵鼎,字子美,号云峰,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流畅,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冬夜,赵鼎身处杭州的国清寺,环境清幽,诗人借月色与凄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此时的赵鼎,已是年长之人,面对人生的沉浮,愈发感到怀旧与无奈。
赵鼎的《花心动》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冬夜诗。诗的开篇,以初升的江月和悲风萧瑟的意象引入,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折射出他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提到“夜久酒阑”,将个人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
诗中“绿琴三叹朱弦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暗示着他与过去的生活、理想的分离。接下来的“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与对故乡的怀念。尤其是“千万乡关,梦遥吴越”这一句,强烈的乡愁之情跃然纸上,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对时间、对生命的思考,抒发了赵鼎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则是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逃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心愿,给整首诗带来了温柔而又深邃的结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故乡的深刻感慨与思索,表达了对过往理想的追忆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月初升”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A. 日出
B. 月升
C. 星夜
D. 晨曦
诗人在夜晚感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D. 平静
诗中提到“阳春白雪”象征什么?
A. 乡愁
B. 高雅的音乐
C. 战斗经历
D. 青春岁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