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

时间: 2025-05-03 10:40:18

诗句

九月南州菊未黄,芙蓉取次献新妆。

不妨折取繁红插,四海皆知两鬓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40:18

原文展示:

九月南州菊未黄,
芙蓉取次献新妆。
不妨折取繁红插,
四海皆知两鬓霜。

白话文翻译:

九月的南方,菊花还没有凋谢,
芙蓉花随意地展现着新妆。
不妨采摘一些艳丽的花朵插在头发上,
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两鬓已生白霜。

注释:

  • 菊未黄:指的是菊花还没有凋谢,象征着秋天的生机。
  • 芙蓉:即荷花,诗中意指其美丽和芬芳。
  • 繁红:指的是鲜艳的花朵,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两鬓霜:比喻年纪已大,头发两侧已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典故解析:

“重阳”是指农历九月九日,在古代被视为重阳节,传统上有登高、赏菊、饮酒等习俗。诗中提到的“菊未黄”与“重阳”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在秋天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振,号天城,晚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写诗和词。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及对时局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身处南方,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出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和对岁月流逝的深思。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南方的秋色,菊花虽未凋谢,芙蓉却已盛开,显示出南方的温暖和生机。接下来,诗人提到采摘花朵插在头发上,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怀念。最后一句提到“两鬓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尽管岁月已逝,但诗人仍希望在生活中寻找美的瞬间。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岁月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九月南州菊未黄:描绘南方九月的秋景,菊花仍未凋零,象征着生机。
    • 芙蓉取次献新妆:芙蓉花在秋季盛开,展现出新的美丽,代表着青春的活力。
    • 不妨折取繁红插:诗人提议采摘鲜艳的花朵,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四海皆知两鬓霜:虽然青春已逝,但希望通过美丽的花朵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表现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菊未黄”与“繁红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两鬓霜”比喻年岁的增长,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着坚韧与生命的延续。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繁红:象征着活力与热情。
  • 两鬓霜:象征着岁月与成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菊未黄”是指什么?

    • A. 菊花已经凋谢
    • B. 菊花还未凋谢
    • C. 菊花已经开放
    • D. 菊花即将开放
  2. “两鬓霜”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富贵
    • C. 年龄增长
    • D. 自由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宁静之美。两者在主题上均涉及到秋天,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宫春(寿李都大) 汉宫春 其四 枕上美人 汉宫春 其三 船上美人 汉宫春 其二 马上美人 汉宫春 其一 楼上美人 汉宫春晓词 其二 汉宫春晓词 其一 汉宫春 次高子文韵 汉宫春 立春日阅邸报有感 汉宫春 戊午元日新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宴安鸩毒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包含例的成语 交头接耳 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圣先 片字旁的字 陨雹飞霜 言字旁的字 金玉锦绣 日月无光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瓦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狐群狗党 包含潭的词语有哪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至德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