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7: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7:52:32
归不去。归去又还春暮。洞里小桃音信阻。几番风更雨。相伴竹筇芒履。穿尽松溪花坞。早是行人贪道路。声声闻杜字。
我无法回去。即便回去又会在春天的暮色中徘徊。山洞里小桃树的音信被阻隔,几次经历风雨的洗礼。伴随着竹筇和草履,走遍松溪和花坞,早已是行人迷恋这条道路。耳边不断传来杜鹃鸟的啼鸣。
“杜鹃”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作思乡的象征,杜鹃鸟在春季鸣叫,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石孝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这首诗写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在游历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叹,折射出当时士人的游历心态和对人生的哲思。
《谒金门》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美景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游历心情。从“归不去”开始,便引入一种无奈和惆怅,似乎在表现一种对归属感的渴望而又无法实现的矛盾心理。随后的“春暮”更是增添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小桃树的音信阻隔、风雨的洗礼都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隔阂和无奈。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竹筇”“芒履”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和对自然的亲近,而“松溪花坞”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一句“声声闻杜字”,让人想起了杜鹃的鸣叫声,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交织,令人动容。
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游历的向往和归属感的追求。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游历的乐趣,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小桃树的音信被什么阻隔?
A. 风雨
B. 困难
C. 隔绝
D. 迷雾
诗中的“竹筇”和“芒履”分别代表什么?
A. 旅行的工具
B. 生活的态度
C. 文化符号
D. 以上都是
诗中最后一句“声声闻杜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思乡
C. 忧伤
D. 孤独
虽然两首诗的主题都是思念,但角度不同。《谒金门》更多关注自然与游历,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直接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