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3:35
如梦令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照水粉梅开尽。
春残峭寒犹甚。
秋气著人衣,
斗帐玉儿生晕。
那更。那更。
帘外月斜风横。
这首词描写了水边的梅花在春天即将结束时已经凋零,而春天的寒意依然很强烈。秋天的气息开始渗透到人们的衣物上,帐子里的灯光也显得模糊。更何况,窗外的月亮在斜斜的风中摇曳。
石孝友,字子美,号石山,南宋时期的词人,生于绍兴,卒于建炎,擅长词作。其词风清新婉约,常融入生活琐事,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这首《如梦令》创作于春末夏初,正值自然景色渐变之时,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日子的怀念。
这首《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末的凋零与秋初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开头的“照水粉梅开尽”给人一种凋零的视觉冲击,梅花的盛开与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接着“春残峭寒犹甚”,则强化了春天的寒意,传达出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寒冷却依旧存在,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
“秋气著人衣”一句,突显了季节交替的无情,秋天的衣物让人感到一丝凉意,暗示着生活的变化。接下来的“斗帐玉儿生晕”则描绘了室内的温暖与模糊的灯光,形成了室内与室外的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最后的“那更。那更。”则是对外界环境的感叹,不禁让人想起窗外的月光和风声,在这样的意境中,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思念。
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知,同时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沉思。
整首词通过季节的变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人生的情感。
诗中“照水粉梅开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到来
“秋气著人衣”中“秋气”是指什么?
A. 秋天的寒冷
B. 秋天的气息
C. 秋天的阳光
诗中“斗帐玉儿生晕”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夜晚的星空
B. 室内的温暖
C. 室外的寒冷
《如梦令》石孝友 vs 《如梦令》李清照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石孝友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变化,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