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39
原文展示:
谷鸟嘤其鸣,求友声亦屡。况生烝民间,岂不念朋助。齐鲁久咨访,梁宋亦驰骛。末路值伊人,欢然乐平素。文既义驯雅,操存复贞固。辅仁将在斯,有挟非所虑。欣然得嘉会,终叹少暇豫。尔赞宗伯礼,予牵中台务。俱限清切地,日夕徒思慕。兹辰委篇什,衷情极披露。绸缪卜邻意,委曲耕稼诉。靖节休官辞,安仁归田赋。二子不可见,千载同轨度。嗟予甚蹇劣,岂复希高步。聊伸菲薄意,用答贤俊顾。东归果能遂,林庐得依附。杉榆辉映带,鸡犬互来去。开园每赏新,散帙共温故。兹意幸勉旃,岁久恐迟暮。
白话文翻译:
山谷中的鸟儿频繁鸣叫,寻找朋友的呼声不断。何况生活在民间,怎能不思念朋友的帮助。在齐鲁和梁宋之间长时间奔波,最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感到非常快乐。文章既符合义理又文雅,操守坚定不移。在这里辅佐仁义,不必担心其他。高兴地遇到了美好的聚会,但最终感叹缺少闲暇。你在宗伯那里赞扬礼仪,我在中台忙于事务。我们都受限于清规戒律,只能日夜思念。今天写下这些诗篇,尽情表达我的情感。我渴望与邻居和睦相处,详细诉说耕作的艰辛。像靖节那样辞官,像安仁那样归隐田园。这两位古人已不可见,但他们的行为千年如一。我自叹不如,不再追求高远的步伐。只是表达一点微薄的意愿,以回应贤能之人的关注。如果能顺利东归,希望能在林间小屋安居。杉树和榆树相互辉映,鸡犬自由来去。开辟园地欣赏新鲜事物,共同温习旧知识。希望你能坚持这些意愿,岁月长久可能会迟暮。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是袁凯对礼部江主事渐的答诗,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了齐鲁、梁宋等地,可能是诗人游历的经历。诗人通过对比官场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谷鸟的鸣叫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诗中通过对齐鲁、梁宋等地的提及,展现了诗人游历的足迹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官场和田园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靖节休官辞,安仁归田赋”等句,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辞官归隐的典范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通过对官场和田园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靖节”和“安仁”是指哪两位古代人物? A. 靖节和安仁 B. 靖节和安仁 C. 靖节和安仁 D. 靖节和安仁
诗中“谷鸟嘤其鸣”比喻了什么? A. 诗人渴望朋友的呼声 B. 诗人渴望自由的生活 C. 诗人渴望官场的成功 D. 诗人渴望田园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齐鲁”和“梁宋”是指什么? A. 古代地名 B. 古代官名 C. 古代书籍 D. 古代人物
诗中“绸缪卜邻意”表达了什么? A. 诗人渴望与邻居和睦相处 B. 诗人渴望与朋友相聚 C. 诗人渴望官场的成功 D. 诗人渴望田园的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